铁匠铺的炉火昼夜不熄,锻锤 “哐当哐当” 的敲击声,与水轮的 “吱呀” 转动、机床的 “嗡嗡” 轰鸣交织成一片,宛如一首从荒原深处升起的工业序曲。黑山坳的工业血脉,正顺着溪流奔涌,越来越强劲,越来越清晰。
“光有钢刀和粮食还不够。” 林烨在议事堂召集萧月瑶、陈胥、忠伯,桌上摊开数张写满字迹的纸,纸边还沾着墨渍,“以前人少,靠《黑山坳规》那十条简单的约定还能管得住;现在人多了,有矿工、有工匠、有商人,还有归附的山寨、流民聚落,成分复杂。再靠人治,靠情面,迟早要乱 —— 必须立一部明确的律法,让所有人都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犯错了要受什么罚。”
萧月瑶拿起纸页,细细翻看,指尖划过 “偷窃”“斗殴” 等条目,点头道:“林兄所言极是。旧规太简,譬如‘偷窃者罚’,可偷一把刀与偷一袋粮,情节轻重不同,若都按同一标准处罚,如何服众?律法,须明细则,定轻重,分等级,才能立信于民。”
于是,一场关乎秩序构建的行动悄然启动。
萧月瑶主理条文起草,她将旧朝律法中 “轻徭薄赋”“公正断案” 等可取之处摘出,结合黑山坳 “人人劳作、按分分配” 的事情,去繁就简,用通俗的白话书写,避免晦涩的文言;陈胥则带着两名文书走访工坊,坐在铁匠铺的门槛上,听工匠们抱怨 “有人偷懒却拿同样工分”,记下雨雪天 “误工期是否扣工分” 等细节,细化 “工分核算”“工匠职责” 等条款;忠伯则拄着拐杖,深入周边村落,坐在村民的土炕上,询问 “田亩分配按人头还是按劳力”“婚嫁纠纷中彩礼如何处置”“老人赡养责任怎么划分” 等民生细事,将村民的意见一一记录在小册子上。
三人夜以继日,耗时半月,终成《北境暂行管理条例》。条例共五十七条,分 “执政、民生、工产、司法、奖惩” 五卷,用毛笔工整书写在羊皮纸上,再由工匠镌刻于广场中央的巨木之上 —— 巨木是从深山砍伐的百年橡树,直径逾三尺,高逾丈许,表面打磨光滑,刻字后用红漆涂抹,字迹醒目,远远便能看见。凡识字者可自读,不识字者亦可请训导所的学子念诵,广场上每日都围着不少人,听得格外认真。
条例核心如下:
执政会议
林烨任主席,萧月瑶(掌文书律法)、赵铁柱(掌军事防御)、张猛(掌治安司法)、陈胥(掌民生工产)、忠伯(掌教化老幼)为成员,每月初一召开会议,掌最高决策与执行,重大事项需五人以上同意方可实施。
五司分治
军工司:林烨直管,赵铁柱协理,统管武器研发、生产、军械库,工匠需登记造册,武器出入库需双人核对签字;
民政司:忠伯与陈胥牵头,掌户籍登记(凡归附者需登记姓名、籍贯、技能)、田亩分配(按劳力分配,每户最多三十亩)、粮赋征收(年成好时收一成,灾年免征)、物资调度(粮食、布匹优先供应老弱与工匠)、基建修缮(道路、房屋定期维护);
商务司:由萧月瑶举荐的商队管事李老三执掌,负责对外贸易(与山鹰部、青石镇的交易需记录明细)、物价调控(禁止囤积居奇,粮食、盐铁价格需公示)、物资采购(短缺物资需提前报备);
司法卫:张猛统领,独立执法,管治安巡逻(每日分三班,覆盖黑山坳及周边村落)、案件调查(偷窃、斗殴等案件需三日内立案)、刑罚执行(根据情节轻重,分罚役、流放、死刑)、军纪维护(士兵违纪与平民同罪,不搞特殊);
训导所:林烨兼所长,孙小树(原少年阿牛,已改名)协理,教孩童识字算数(每日上午授课)、授工匠技艺(下午开设铁匠、木工课)、导民众思想(定期讲解律法,普及安全知识)。
权利与义务
所有归附者,不分出身,均可获得土地(按劳力分配)、工坊就业机会(按劳取酬);
劳动满工时(每日辰时到申时,共八个时辰),计 10 “工分”;立战功(杀蛮族、护粮队等),记 50-200 “功勋”;工分可换粮食、布匹等物资,功勋可换武器、优先选房等特权;
偷窃者,赃物如数赔偿,再按赃物价值罚 10-100 工分,情节严重者(偷武器、粮食)罚役于矿场 1-3 个月;
背叛者(通敌、泄露军情),流放千里,永不录用,家产充公;
渎职致重大损失者(如官员贪污、工匠造劣质武器),视情节轻重,罚役 1-6 个月或革职,永不复用;
若有冤屈,可向司法卫申诉,或直接呈交执政会议,三日内必有答复,不得推诿。
巨木立起那日,广场人山人海。老周头让孙子踩着自己的肩膀,念条例中 “工分换粮食” 的条款,听到 “多劳多得,不欺老弱” 时,他抹了把脸,声音微颤:“以前在老家,做工看地主脸色,做得多还可能被克扣粮;如今黑山坳有规矩护着咱,干多少活拿多少粮,踏实,真踏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