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曾偷过半袋粮食的青年,低着头站在巨木前,手指攥着衣角,鼓起勇气问巡逻的张猛:“张头领…… 我以前犯过错,被罚过役,如今好好干活,能算工分不?能和大家一样分新犁不?”
张猛拍了拍他的肩,声音沉稳,目光扫过周围的人:“条例上写得明明白白 —— 知错能改,既往不咎。只要你肯干,每日满工时,工分一分不少;开春分犁,也按工分多少排队,和其他人一样。黑山坳的规矩,对所有人都一样,不看过去,只看现在。”
人群一片静默,随即爆发出低低的掌声,有人还轻声议论:“这规矩好,不偏不倚!”“以后过日子,心里有底了!”
这不仅仅是一块刻着字的木头,它是混乱时代的终结,是人治向法治的跨越。从前丢了东西,只能自认倒霉,连找谁理论都不知道;如今有司法卫调查,有条例可依,犯了错的人跑不了,受了冤的人能伸冤。从前分配粮食,靠管事凭心情,多的多拿,少的少得;如今工分透明,每月公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没人敢私吞。
秩序,正在以一种温柔而坚定的方式,扎根于这片曾经的流放之地。孩童在训导所里学习 “公平” 二字,工匠在工坊里按图纸造器械,农民在田埂上规划春耕 ——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得到什么,脸上的迷茫被坚定取代,眼中的不安被希望填满。
黑山坳,已非昔日流民避难之所。它正在从一个依险而守的武装集团,向一个具备国家雏形的政治实体悄然蜕变。
工坊林立,炉火不熄,水力机床的 “嗡嗡” 声、锻锤的 “哐当” 声昼夜不断;道路延伸,车马不绝,运煤的木车、送粮的马车在 “北境第一道” 上来来往往;儿童在训导所里朗读书籍,声音清脆;妇女在纺织坊里织出细密布匹,布匹上还绣着简单的花纹;老者在医馆接受草药调理,郎中仔细为他们把脉 —— 这不再是一个只为生存而战的据点,而是一个有生机、有秩序、有未来的家园。
夜晚,工坊的灯火如星火燎原,照亮北境的寒夜,也照亮人心中的希望。林烨立于新修的观政台上,望着这片热土,晚风拂动他的衣袍,带着工坊的煤烟味与田埂的泥土香。萧月瑶缓步而来,手中捧着刚统计好的户籍册,轻声道:“制度已立,根基已固。归附人口已超五千,工坊日产钢刀五十把、犁铧百个,粮食储备够半年之用。林兄所图,已不止北境。”
林烨微微一笑,目光越过连绵的群山,投向南方 —— 那里有繁华的帝都,有腐朽的朝廷,也有无数像黑山坳一样渴望秩序与希望的百姓:“律法如骨,支撑起秩序;工业如血,提供生机;民心如魂,凝聚力量。三者俱备,方有真正之‘国’。下一步,是让这火种,燃遍北境的每一个角落,乃至…… 南下,让更多人知道,这世上,不止有苛政与战乱,还有公平与希望。”
风起,雷霆山峰旗在夜空中猎猎作响,红色的旗帜上,黑色的齿轮与长枪图案格外醒目,仿佛在回应他的誓言。黑山坳,已非昔日流放之地。它正以铁与法为基,以民与智为魂,悄然铸就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 一个属于普通人的、有秩序、有尊严的新时代。
(第三十六章 完)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