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籍田坛上空突然亮起一片奇异的银蓝色光芒。原本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所有人都抬头望去,只见光芒中浮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景象:
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绿色田野上,没有牛耕,没有锄挖,只有一个银灰色的在低空盘旋。这鸟没有羽毛,肚子下面挂着个方形的盒子,翅膀是旋转的叶片,发出嗡嗡的响声,像无数只蜜蜂在振翅。
那是什么怪物?一个农夫吓得跪倒在地,手里的药粉袋摔在地上,白色的粉末撒了一地。
武则天却抬手阻止了侍卫的呵斥,她死死盯着那只——只见它飞到麦田上方,肚子下面突然喷出白色的雾气,像春蚕吐丝般均匀地落在禾苗上。随着铁鸟移动,原本有些发黄的稻叶竟渐渐舒展起来,像是被施了魔法。
它在......撒药?狄仁杰惊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看得分明,那铁鸟撒的药雾比农夫用的草木灰均匀百倍,而且速度极快,一眨眼的功夫就飞过了半亩地。
画面中的景象更加震撼:一个穿着短衫的人(老李)手里拿着个黑色的小盒子(遥控器),手指轻轻动了动,铁鸟就听话地转弯、升高、降落。当铁鸟肚子里的药粉用完,那人还能把它降落在田埂上,像换水壶一样换上新的药箱——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连一滴药都没浪费。
不用马拉,不用人扛,自己就能飞着撒药?观礼的官员们炸开了锅,这难道是《山海经》里说的毕方鸟?
不对!你看它没有脚,肚子还是方的,分明是铁做的!
武则天没有说话,她的目光落在铁鸟旋转的翅膀上。那叶片转动的速度快得几乎看不清,却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像是遵循着某种天道法则。当画面切到更广阔的视角——数十只铁鸟同时在田野上作业,银色的身影在绿色的稻浪中穿梭,像一群训练有素的神兵时,她终于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效率......抵得上千军万马啊。她低声感叹。籍田坛外的三亩地,她带着文武百官忙活了一上午才耕完,可这铁鸟撒药的速度,怕是一个时辰就能覆盖整个洛阳城外的万亩良田。
当画面展示那个黑色小盒子的奥秘——通过看不见的线(无线电)指挥铁鸟,甚至能提前在纸上画好路线(航线规划),让铁鸟自己飞行时,武则天突然转身对狄仁杰说:狄卿,你看这铁鸟,是不是能用木头仿造?
狄仁杰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陛下的意思是......造木鸟来撒药?
正是。武则天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就算做不出会自己飞的,总能做出能被风吹着飞的吧?把药粉装在木鸟肚子里,顺风放出去,不也能撒得远些?
她想起小时候在文水老家见过的风筝,用竹篾扎成鸟的形状,糊上纸,能借着风力飞到半天高。要是把风筝做大些,装上药粉,说不定真能像铁鸟那样,把药粉撒到人力够不到的地方。
陛下圣明!狄仁杰茅塞顿开,臣这就安排将作监的工匠研究!先用竹篾和丝绸做个样品,试试能不能载药飞行!
武则天点点头,目光重新回到天幕上。那只铁鸟正降落在一个盖着太阳能板的小房子(充电站)旁边,像是在补充能量。她突然觉得,那些曾经被视为奇技淫巧的工匠手艺,或许才是解决民生难题的关键。
传旨,她对着身边的内侍说,让将作监、少府监的所有工匠都到上阳宫集合,朕要亲自看着他们仿造这飞天木鸟
***三天后的上阳宫偏殿,成了工匠们的临时作坊。
二十多个来自将作监的顶尖工匠围着一幅从天幕上拓印下来的铁鸟图,手里拿着竹篾、丝绸、桐油等材料,争论得面红耳赤。
依我看,关键在这旋转的翅膀!一个老木匠用手指着图上的螺旋桨,得让它转起来才能飞,就像风车那样!
可风车是靠风吹的,这铁鸟是自己转的啊!年轻的竹篾匠反驳,我觉得还是先仿风筝的样子,做成鸟形,试试能不能载东西。
狄仁杰站在一旁,手里拿着武则天御笔批注的图纸——上面画着一只拖着药箱的风筝,旁边写着先求其形,再求其神。他清了清嗓子:陛下有旨,不求做成能自己飞的,先做出能载药粉、借风力飞行的木鸟即可。谁能做成,赏钱百贯,官升一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工匠们立刻分工合作:老木匠负责做骨架,竹篾匠扎翅膀,漆匠给丝绸上桐油防水,还有人专门研究怎么在木鸟肚子里装药粉,既能撒得均匀,又不会提前漏出来。
武则天时不时会过来查看进度。当看到第一只的雏形——三尺长的竹篾骨架,糊着黄色的丝绸,肚子下面挂着个小布囊时,她忍不住用手指碰了碰翅膀:这布囊装多少药粉合适?太重了怕是飞不起来。
负责设计的工匠连忙答道:回陛下,最多装半斤。我们试过了,装多了会往下坠,装少了又撒不了多大面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