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鸾方舟撕开混沌海的死寂雾霭,循着星图深处跳动的坐标艰难前行。舷窗外,狂暴的能量乱流如沸腾的墨汁,卷起亿万颗棱角分明的星辰残骸,这些曾孕育过生命的星体碎片,此刻成了最致命的暗器,不断撞击着舟体外层的青光——那是以纯粹太古凤篆凝成的护罩,符文如龙蛇般游动,每一次碰撞都迸发出细碎的光屑,却始终牢牢护住方舟,且随着航行深入,凤篆与远方某处存在的共鸣愈发强烈,如跨越万古的呼唤,指引着方向。
陶杨端坐舟内,双手结印维持着航行阵法,指尖因灵力持续输出而泛着苍白。他不时望向舷外,混沌海的凶险远超想象:方才掠过一片被撕碎的界域残片,其中竟凝固着无数扭曲的魔物残肢,它们虽已失去生机,却仍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腐蚀气息,连凤篆护罩都被熏出淡淡的黑斑;更远处,一道横贯数百里的空间裂缝忽明忽暗,裂缝中隐约能看到翻滚的黑暗能量,仿佛有无数双眼睛正透过裂缝窥视。若不是凤族星图自带的避险指引,他早已葬身在这片虚无之中。
当最后一缕黏腻的灰雾被方舟的青光强行撕裂,眼前的景象让陶杨猛地攥紧了拳头——一座横亘整个神识感知范围的雄关,如沉睡的太古巨兽,猛然撞入视野。其基座深埋于混沌暗流之下,仅露出的部分便堪比一整片中小型星域,青黑色的墙体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那光泽并非后天锻造,而是混杂了鸿蒙神金与熄灭星辰残骸的本质色泽。每一块砌城的“砖石”都如蜿蜒的山脉般庞大,表面镌刻的“镇”“锁”“禁”“杀”四字秦篆,笔画深邃如沟壑,绝非人工雕琢所能达成,倒像是以帝威引动宇宙本源,直接烙印在墙体之上。紫金色的道纹在砖缝间缓缓流转,如同沉睡的巨龙,偶尔因方舟的靠近而微微苏醒,便迸发出令陶杨神魂震颤、万魔辟易的威压。
更让陶杨心神剧震的是,城墙多处坍塌的缺口处,竟嵌着无数泛着青铜光泽的碎片。他凝神细看,碎片上雕刻的山川、河流、异兽纹路,与他记忆中地球古籍《尚书》《左传》记载的“九鼎”图样惊人相似——那是夏禹治水后,收九州之金铸造的镇国神器,象征着天下一统,却没想到竟会出现在星海深处的关隘之上。而在关隘中央,那座由亿万道凝固的紫色雷霆构成的残破城门上方,“函谷”二字以某种猩红的物质书写,字体雄浑霸道,透着彻骨的杀意,陶杨仅看一眼,便觉双目刺痛,神魂仿佛被灼烧;城门左侧的黑色石碑上,“坤舆界域屏障·九鼎枢”七个秦篆如铁画银钩,力透碑背,仿佛要挣脱石碑的束缚——陶杨瞬间明了,古人所称的“坤舆”,便是他如今的母星地球,而这些青铜碎片,恐怕真的是传说中失落的九鼎残骸!
“来者止步!”
一道苍老而威严的呵斥声突然如雷霆般炸响,无形的威压如同整片星海倒灌而下,瞬间锁死了青鸾方舟的所有动向。陶杨体内的灵力骤然滞涩,仿佛被冻结在经脉之中,他强撑着抬头,只见城门处的混沌雾气缓缓涌动,一道半透明的虚影逐渐凝聚成形:身着玄色的秦式朝袍,腰侧悬挂着一柄古朴的青铜长剑,剑鞘上刻着简单的云纹;发髻之上插着一枚玉簪,簪头清晰刻着一个“尹”字;面容虽因魂体虚化而显得模糊不清,眉宇间却凝练着一种守土千年、从未动摇的决绝。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掌心托着一块巴掌大小的青铜碎片,碎片上“冀”字纹路清晰可辨,正散发着幽幽的微光,与城墙中的九鼎残片隐隐呼应。
那股威压如潮水般掠过陶杨的血脉与神魂,在确认他体内纯粹的人族气息后,骤然收敛。那道虚影——陶杨心中猜想,不会是传说中曾任函谷关令、迎接老子入关的尹喜吧。
老者向前飘移了一步,目光仿佛能穿透方舟的舟壁,直抵陶杨的内心:“吾乃尹喜,奉始皇帝陛下令守护函谷关。你是来自坤舆的人族后辈?竟能从凶险绝伦的混沌海穿行而归,还抵达了这鸿蒙界域的函谷关?!”
他的双目转而闪过一抹思索,道:“十六年前,老朽在函谷关内沉寂之时,见到一缕七彩凤凰虚影裹挟着一道人影,强行破开护界长城的警戒符文而去,当中人影,好像是你!”
陶杨压下心中的悸动与后怕,催动青鸾方舟缓缓停驻在城门百丈之外,起身对着尹喜的虚影拱手行礼:“后辈陶杨,见过尹喜先辈。先辈所言之事,晚辈确有经历——当年我在地球家乡的一座古山游玩,恰逢凤凰族万年一次召唤在外先祖祭坛开启,惊醒了沉眠在山中的凤凰远祖真灵,我被真灵带到了紫薇星域凤凰界。晚辈对其中缘由一无所知,后来也是凭借一系列机缘,才得以踏上返回坤舆的路途。只是晚辈心中尚有一事牵挂:当时与我一同出游的,还有五个朋友,他们也被祭坛的神光波及,不知先辈当年是否看到过他们的踪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证道长生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证道长生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