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找到他后,不必遮掩朝廷意图,直接表明招揽之意。” 朱由检语气平淡,却带着对人性的精准把握,“许以高官厚禄,告诉他,只要肯为朝廷效力,朕不吝爵赏,可授其翰林编修,参与机务,日后若有功绩,再行提拔。他这等热衷名利之人,见此橄榄枝,必会动心。”
骆养性心中暗叹皇帝对人心的洞察,连忙应下:“臣这就安排,定将陛下的诚意传达到位。”
“还有一人,宋献策,河南永城人。” 朱由检继续说道,“此人原为卜者,精通术数,谋略过人,后来投效李自成,被奉为军师,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思索片刻,补充道:“此人与牛金星不同,虽出身低微,却有几分名士风骨。找到他后,同样以礼相邀,许以钦天监或军参谋议之职,告诉他,朝廷可提供平台让他施展才学,不必屈居流寇麾下,埋没了一身本领。”
骆养性一一记下,心中愈发感受到任务的重要性:“陛下放心,臣会选派不同风格的人手,分别应对这三人,确保万无一失。”
“此三人关系未来局势,务必谨慎行事,尽可能悄无声息地将他们‘请’回京师。” 朱由检叮嘱道,“若有抗拒,可酌情施压,但不可伤及性命,毕竟是朕要招揽的人才。”
“臣明白!定当分头行动,尽快将此三人带回!” 骆养性郑重领命,转身快步离去,殿外很快传来他安排人手的低语声。
安排完挖角农民军智囊的任务,朱由检的思绪又转向了东南海疆,那个雄霸一方的庞大海商 - 武装集团首领 —— 郑芝龙。
他走到悬挂的大明舆图前,指尖落在福建沿海一带。郑芝龙的势力范围有多庞大?朱由检心中清楚:他掌控着数百艘战船,贸易网络从日本延伸到东南亚,垄断了丝绸、茶叶、瓷器的海上出口,富可敌国。更重要的是,他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水师,不仅能抵御海盗,甚至能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抗衡。历史上,南明政权之所以能支撑多年,很大程度上依赖的就是郑氏家族的支持。
“若能将郑芝龙招安,其利有三。” 朱由检暗自盘算,“其一,可为拮据的国库开辟海上税源,缓解财政压力;其二,可借助其水师,组建大明自己的远洋舰队,应对来自海上的威胁,尤其是荷兰人的扩张;其三,可通过海运,将江南的粮食、物资运往北方,缓解边饷和赈灾压力。”
但朱由检也深知,招安郑芝龙绝非易事。此人久历风浪,精明狡黠,对朝廷早已失去信任,绝不会轻易离开他的海上老巢,踏入危机四伏的京城。稍有不慎,不仅招安不成,反而可能逼反郑芝龙,让东南海疆陷入战乱。
“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和保证。” 朱由检眼神坚定,转身对侍立在旁的王承恩道,“王承恩。”
“老奴在。” 王承恩连忙上前躬身应道。
“拟一道中旨。” 朱由检沉声道,语气不容置疑,“内容如下:朕闻东南有义士郑芝龙,素有保境安民之心,掌控海疆,商旅称便,朕心甚慰。今特旨召卿入京陛见,共商海事。若卿愿为朝廷效力,朕必不吝封赏。”
他走到御案前,拿起朱笔,在纸上重重一点:“关键之处,务必写清楚:无论此番商议结果如何,朕以天子信誉担保,在卿安全返回海上之前,绝不加害卿及随行家人之性命!此诺,天地共鉴!但,卿必须亲至京师,与朕面谈!”
王承恩闻言,脸色微微一变,心中颇为迟疑,小心翼翼地开口:“皇爷,此诺…… 是否过于绝对?万一郑芝龙心怀不轨,入京后再生事端,朝廷岂不是缚手缚脚?”
“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 朱由检打断他的话,语气坚定,“郑芝龙之重要性,关乎海疆稳定,亦关乎大明未来的财源与武备。朕今日给他这份承诺,就是要打消他最大的顾虑 —— 人身安全。他久在海上自立,对朝廷的猜忌极深,若不拿出十足的诚意,他绝不会轻易动心。”
他看着王承恩,进一步解释:“只要他肯来京师,面谈一次,便是成功的第一步。无论他是真心招安,还是虚与委蛇,朕都能近距离观察其为人,占据更多主动。若能将其拉拢,东南海疆可安;即便不能,也能暂缓其与流寇勾结的可能,为朝廷争取时间。”
王承恩见皇帝决心已定,且考量周全,便不再多言,躬身应道:“老奴…… 遵旨。这就去草拟中旨。”
“选派一名能言善辩、沉稳老练的使者,持此中旨,即刻南下福建,面见郑芝龙。” 朱由检补充道,“告诉使者,务必向郑芝龙传达朕的诚意,不可有丝毫傲慢,也不可过于卑微,拿捏好分寸。”
“老奴明白,定当妥善安排。” 王承恩转身退下,快步前往文书房草拟中旨。
无声布局,风暴将起
殿内重归寂静,朱由检缓缓踱步到窗前,推开半扇窗,深夜的寒风裹挟着水汽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一振。他望着南方的星空,那里是郑芝龙的势力范围,也是他棋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