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这“与阉党走得近”的底色,早已是东林党人及其同情者眼中的原罪。此刻见他哭穷,又提及先帝朝的政策,立刻便有人按捺不住了。
黄运泰话音刚落,都察院的一名御史便疾步出列,声音尖锐如同锥子:“陛下!臣弹劾户部尚书黄运泰尸位素餐,理财无方!国库空虚至此,彼身为计臣,难辞其咎!更兼其人与阉宦过往从密,臣怀疑国库钱粮,多有被其伙同阉党中人贪墨挪用之处!恳请陛下将其革职查办,彻查户部钱粮账目!”
这一下,如同点燃了火药桶的引线。
“陛下!臣附议!黄运泰执掌户部多年,国库却空空如也,此非失职何为?”
“臣闻黄运泰昔日为巴结魏阉,曾以库银为其营建生祠出力,此等行径,与监守自盗何异!”
“陛下!修陵乃尽孝大事,黄运泰竟以无钱推诿,其心可诛!”
“国库空虚,必是奸臣当道,蠹虫丛生所致!请陛下严惩黄运泰,以正朝纲!”
弹劾之声顷刻间如同潮水般涌来,言辞激烈,杀气腾腾。出列者多是科道言官以及与东林关系密切的官员。他们抓住黄运泰与阉党的关联和国库空虚的现实,大做文章,一方面是为了打击阉党残余势力,另一方面,也未尝没有借此树立东林“清流”形象、并试探新帝态度的意图。
黄运泰被这突如其来的围攻吓得面色惨白,浑身发抖。他徒劳地辩解着:“陛下明鉴!臣……臣冤枉啊!臣与魏忠贤仅有公务往来,绝无勾结!国库账目,笔笔可查,臣……臣一片忠心,可昭日月啊!”
然而,在群情汹汹之下,他的辩解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惊恐地看到,昔日一些与他还算交好的同僚,此刻也或避开了他的目光,或沉默不语。他意识到,自己成了新旧权力交替过程中,那个可以被牺牲、用来祭旗的角色。巨大的恐惧和绝望攫住了他。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带着哭腔高喊道:“陛下!臣……臣才疏学浅,年老昏聩,实不堪户部重任!恳请陛下开恩,准臣……准臣乞骸骨,告老还乡!”
这是以退为进,也是真正的求饶。他希望能用辞职来换取平安。
朱由检高坐御座,冷眼看着这一幕。他对黄运泰并无太多恶感,甚至念及旧情有一丝不忍。但他更清楚,黄运泰这个位置至关重要,必须由真正能干且值得信任的人来担任。他心目中早已有了人选——那位以精明干练、善于理财着称,历史上本该在崇祯元年被起用的毕自严。黄运泰的请辞,正好给了他腾位置的绝佳机会。
而且,让黄运泰这样与阉党有牵连的人继续待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也不利于他接下来要推行的一些政策。
于是,在群臣汹汹的弹劾和黄运泰涕泪交加的请辞声中,朱由检脸上适时地露出了些许“惋惜”和“为难”的神色。
他沉吟了片刻,方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的沉重:“黄卿……何至于此。朕知你掌计部,亦多艰难……”
这是假意的挽留,必要的姿态。
但不等黄运泰和众臣反应,他话锋便是一转,语气变得果决起来:“然,如今国库空虚乃事实,陵寝工程亦不可久拖,诸臣工所言……亦不无道理。黄卿既感精力不济,多次恳辞……唉,朕虽心有不舍,亦不能因私废公。”
他目光落在叩头不止的黄运泰身上,最终裁定:“准卿所请。着免去黄运泰户部尚书一职,归籍调养。念其多年勤勉,赐银百两,缎十匹,以示体恤。”
“臣……谢陛下隆恩!”黄运泰听到最终判决,虽是去职,但总算保住了身家性命,还能得些赏赐全身而退,已是万幸,连忙叩头谢恩,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失落,更有一种解脱之感。
朱由检看着黄运泰有些踉跄地退归班列,心中并无多少波澜。他知道,这只是清理朝堂的第一步。户部这个钱袋子的掌管者,必须换人了。他目光深邃,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尽快将毕自严推到前台,以及,该如何面对这空空如也的国库,和那索要二百万两的陵寝工程。
皇极殿内,一场关于银子的风波暂时平息,但由银子引发的更深层次的危机与变革,才刚刚拉开序幕。空气中,仿佛已经能闻到一丝……山雨欲来的铁锈味。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