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运泰那略显佝偻、失魂落魄的背影尚未完全消失在皇极殿那高大的门廊之外,殿内凝滞的空气仿佛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瞬间激荡起无数暗流。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粮税赋的计部之职,就这么突兀地空了出来!这个位置的重要性,不亚于国之命脉,牵动着朝堂上每一根敏感的神经。
端坐于御座之上的朱由检,将下方百官那瞬间变幻的神色尽收眼底。惊愕、贪婪、算计、期待……种种情绪在那一张张或老成持重、或精明外露的脸上交织闪过。他心中一片雪亮,知道接下来的必是一场激烈的争夺。而他,早已有了属意的人选——那位在天启年间因不附魏忠贤而遭罢黜,却以精明干练、善于理财着称的毕自严。历史轨迹也显示,此人正是在魏忠贤倒台后得以起复,并在此后艰难时局中为支撑大明财政呕心沥血。此刻提出遴选新尚书,正是将毕自严推上前台的最佳时机。
他不动声色,脸上依旧带着一丝因黄运泰去职而产生的“惋惜”,目光平静地扫过群臣,用那已然恢复沉稳的语调开口道:“户部乃国之根本,不可一日无主。黄卿既去,这户部尚书一职,关系重大,需得尽快选定贤能接任。诸卿……可有合适人选荐于朕?”
话音甫落,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殿内顿时炸开了锅。
几乎是同时,两位官员几乎是抢着出列。
一位是都察院的某位御史,素以东林清流自居,他手持笏板,声音洪亮:“陛下!臣荐都察院右都御史曹于汴!曹公清正廉明,素有直声,精通经济实务,若掌户部,必能涤荡积弊,充盈国库!” 曹于汴是东林党的重要人物,在士林中声望颇高,推荐他,显然是东林一系意图将这个要害部门抓在手中。
然而,他话音刚落,另一位官员,看其袍服品级似是通政司的官员,立刻出列反驳,此人以往与阉党过从甚密,他高声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妥!曹御史固然清名在外,然都察院职在风宪,与钱粮度支实非其所长。臣荐原任户部左侍郎、现暂管部务的郭允厚!郭大人久在计部,熟悉钱粮章程、天下赋税出入,由他接任,可保平稳过渡,不致生乱!” 郭允厚在天启朝便是户部高官,与黄运泰搭档多年,虽非阉党核心,却也关系匪浅,推荐他,显然是阉党残余势力意图维持他们在财政系统的影响力。
“郭允厚?”那东林御史立刻嗤之以鼻,转身对着那通政司官员怒目而视,“此人在黄运泰手下多年,若真有能力,国库何至于空虚至此?臣恐其上任,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甚至变本加厉!陛下,万不可用此庸碌守旧之辈!”
那通政司官员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讥:“曹于汴一介言官,只会空谈清议,何曾理会过柴米油盐?若让他掌户部,只怕国库未盈,清谈之风已炽,于国何益?”
“你……你这是污蔑!”
“下官所言,句句属实!”
两人就在丹陛下争执起来,面红耳赤,唾沫横飞。而他们身后,各自的支持者也纷纷出言助阵,或引经据典证明己方人选之贤能,或搜罗罪名攻击对方人选之不堪。一时间,皇极殿内如同市井吵嚷,将什么朝廷体统、君臣礼仪都抛在了一边。东林一系咬定郭允厚是阉党余孽,无能误国;而支持郭允厚的一派则指责东林党人只会空谈,不通实务,若掌户部必致大乱。
朱由检冷眼看着下方的混乱,心中并无太多意外。这正是他预料中的局面。两派人马为了这个肥缺,已然撕破了脸皮。他需要等待一个契机,一个能将毕自严这个名字抛出来,并且显得不那么突兀的契机。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暂时压过了现场的嘈杂。
“陛下,臣有本奏。”
众人望去,却是内阁成员李标。李标在朝中素有刚正之名,虽被归于东林,但更偏向于实干,与那些喜好空谈的言官有所不同。朱由检此前也曾与他密谈,对他颇为看重。
“李卿请讲。”朱由检颔首示意。
李标手持笏板,目光扫过争执不休的双方,沉声道:“陛下,曹公清望,郭侍郎熟稔部务,皆有其长。然,户部掌天下钱粮,如今国库空虚,百业待兴,非仅有清名或仅熟旧例者所能胜任。需得一位既懂经济之道,又能勇于任事、不避艰难,且……品性足以让人信服之干才。”
他顿了顿,在所有人注视下,清晰地说道:“臣以为,原任河西巡抚、后被罢黜在家的毕自严,可当此任!”
“毕自严”三个字一出,殿内顿时一静。许多官员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毕自严,万历二十年进士,历任知县、刑部主事、太仆寺卿、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等地,在河西巡抚任上整顿屯田、筹措军饷颇有成效。后因不肯依附魏忠贤,被寻隙罢官归里。此人的能力和操守,在朝野是有公论的。
然而,李标的推荐立刻引来了两方面的反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