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信的调查在阴影中悄然展开,如同无声的蛛网,试图缠绕上楚云飞身边的每一个人。然而,在358团的驻地,在那些刚刚经历过减租喜悦、用“楚大头”换回了活命粮食的村庄里,生活却呈现出一种与太原司令部那种冰冷有序截然不同的、粗糙而温暖的质感。这是一种在巨大战争阴霾压迫下,顽强滋生出的、属于“家”的独特味道。
夜色渐浓,晋西北的晚风带着山野间特有的、混合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吹拂过358团的营地。白日里震耳欲聋的操练声、口令声已然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对松弛、却依旧蕴含着力量的氛围。
营房里,大多数士兵已经洗漱完毕。条件好的,能用热水烫烫脚,缓解一天的疲惫;条件差的,也只能就着冷水胡乱擦一把脸。空气中弥漫着汗味、脚臭味、劣质烟草味,以及营地周围驱蚊艾草燃烧时发出的、略带辛辣的烟气。这些味道混杂在一起,并不好闻,却充满了鲜活的生命气息。
鼾声是营地夜晚的主旋律。有的鼾声如雷,扯得震天响,仿佛要将白日的疲惫全部呼出;有的则细弱游丝,带着年轻人特有的不安稳,偶尔还会夹杂几句模糊的梦话。
“娘……俺想吃白面馍……”
“二狗子……左边……小心……”
“杀!杀鬼子!”
这些梦话,有的带着对家乡和温饱的渴望,有的还沉浸在白日的战术演练中,有的则直接暴露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它们与鼾声交织,构成了一幅最真实、最不加掩饰的军营夜图。
楚云飞在孙铭的陪同下,悄无声息地巡视着营区。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默默地走过一排排营房,听着里面传出的各种声音,看着窗户纸上透出的、摇曳的微弱灯火(那是士兵们在用宝贵的灯油学习识字或缝补衣物)。
他的脚步在一间营房外稍稍停留。里面传来几个士兵低低的交谈声,说的是家乡的收成,说的是家里刚用“楚大头”买到了平价粮的喜悦,语气里带着一种久违的轻松和对未来的微弱期盼。
楚云飞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神深处,那常年凝结的冰霜,似乎被这平凡的人间烟火气融化了一丝微不可察的缝隙。
他继续往前走,来到了营地边缘的炊事班。这里还亮着灯,灶膛里的余火尚未完全熄灭,散发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暖烘烘的温度。几口巨大的行军锅已经被刷洗干净,倒扣着沥水,空气中还残留着晚饭时煮野菜粥和窝头的、淡淡的食物气息。
老周头,炊事班年纪最大的老兵,正就着灶口一点微弱的光亮,眯着眼检查明天早上要用的粮食。他听到脚步声,抬起头,看到是楚云飞,连忙放下手里的簸箕,有些局促地在围裙上擦了擦手。
“团座!您……您还没休息?”
“随便走走。”楚云飞摆摆手,示意他不必紧张。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擦拭得锃亮的大锅和摆放整齐的炊具,最后落在老周头那双因为常年浸泡在水和面里而显得肿胀、布满裂口的手上。
“明天的粮食,都备好了?”楚云飞问,声音比平时柔和些许。
“备好了,团座!”老周头连忙回答,“按您的吩咐,掺了土豆和野菜,虽然稀了点,但保证每个弟兄都能分到热乎的。”他顿了顿,看着楚云飞在昏暗光线下显得有些消瘦的脸庞,嘴唇嚅动了一下,像是鼓足了勇气,转身从尚有余温的灶台上端下一个粗陶碗,里面是半碗清澈的、还冒着丝丝热气的温水。
“团座,”老周头将碗递过来,脸上带着憨厚而局促的笑容,露出被烟熏得发黄的牙齿,“夜里风凉,您……您喝口热水,暖暖身子。”
那碗水,清澈见底,在跳动的灶火余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晕。
楚云飞看着那碗水,又看了看老周头那双充满善意和些许不安的眼睛,沉默了一下。他伸出手,接过了那只粗糙的陶碗。碗壁传来的温度恰到好处,不烫手,却一直暖到心里。
他没有立刻喝,只是双手捧着那只碗,感受着那点微不足道、却无比真实的暖意,透过掌心,缓缓流遍四肢百骸。他仿佛能感觉到,这水里,融入了炊事班整日的辛劳,融入了士兵们粗重的呼吸和沉沉的鼾声,融入了这片土地上刚刚萌生的一点点希望。
他抬起头,望向营房的方向,那里,无数的“家”正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以这样一种奇特的方式存在着。
老周头见楚云飞只是捧着碗不动,心里有些打鼓,生怕自己这微不足道的关心唐突了团长,连忙又补充道:“团座,您放心!有咱们在,就绝不能让弟兄们饿着肚子上阵!咱这儿,虽说比不上家里,可……可总算有点‘家’的样儿了!”
楚云飞终于缓缓低下头,将碗沿凑到嘴边,轻轻地呷了一口。水温润地滑过喉咙,带着一股淡淡的、属于柴火和陶土的味道,并不甘甜,却有一种洗尽铅华后的质朴与温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