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功连忙点头,以为楚风要采纳他的意见,压制这股“歪风邪气”。
但楚风接下来的话却让他愣住了:“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怕浪费,就把这些想法一棍子打死,就把这股子心气儿给压下去。”
他拿起那份关于“跳雷”的构想图,用手指点了点:“你看这个,想法很糙,实现起来也很难。但是老方,你想想,如果咱们真能鼓捣出这种东西,埋在鬼子必经的路上,‘砰’一下在他们腰眼儿上炸开,能少死咱们多少冲锋的战士?”
他又拿起那份“遥控地雷”的草图:“这个更大胆,更不靠谱。可要是成了,咱们的工兵就能在更安全的地方,看着鬼子踩进死亡陷阱!这能挽救多少宝贵的老兵?”
他走到方立功面前,目光灼灼:“我们现在是在打仗,是在用我们的血肉之躯,去对抗鬼子的钢铁洪流!任何一点能够减少我们伤亡、增加杀敌效率的可能,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都应该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去尝试!”
“我知道这要花钱,要投入,甚至会失败,会打水漂。”楚风的语气沉重起来,“但是老方,跟战场上那些活生生的、一个个倒下去的弟兄相比,这些物资,这些钱,又算得了什么?”
方立功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想起了那些被担架抬下来的、浑身是血的年轻面孔,想起了那些永远留在阵地上的名字。楚风的话,像一把锤子,敲在了他作为军人最柔软、也最坚硬的地方。
“那……那师座,您的意思是?”方立功的声音低了下来。
“我的意思是,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因噎废食。”楚风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要建立一个简单的评估和筛选机制!由你、我、孙铭,再加上王承柱、老周、徐翰文,组成一个临时的‘技术评审小组’。”
他快速地下达指令:“所有项目建议,必须提交相对完整的构想、所需资源清单和预期效果。评审小组根据项目的可行性、紧迫性、资源消耗以及对战斗力的提升程度,进行分级。”
“第一级,可行性高、资源需求相对较少、能快速形成战斗力的,比如改进‘老火铳’、仿制掷弹筒、优化炸药配方,列为优先项目,集中资源,限期攻关!”
“第二级,想法很好,但技术难度大、资源消耗高的,比如跳雷、遥控地雷,列为重点预研项目,给予少量启动资源,让他们先做理论验证和小型试验,积累经验,等待条件成熟。”
“第三级,那些目前看来过于超前、近乎幻想的,比如‘无人机’、‘火药鱼雷’,也要给予鼓励,但不能占用核心资源。可以让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自己找些废旧材料去‘瞎鼓捣’,保留思想的火种。”
他看向方立功,语气放缓:“老方,你的算盘要继续打,而且要打得更精。但不是用来算‘不能花多少钱’,而是用来算‘怎么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要把资源,像好钢一样,用在刀刃上!”
方立功听着楚风条理清晰的安排,看着他眼中那既包容热情又保持冷静理智的光芒,心中的焦虑和抵触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说服和被点亮的明悟。他重重点头:“我明白了,师座!我这就去拟定一个初步的评审章程和资源分配原则!”
“去吧。”楚风拍了拍他的肩膀,“另外,以我的名义,给兵工厂和所有提交了建议的单位个人发一个通告。肯定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同时把我们的评审机制和资源现状坦诚相告。要让他们明白,我们支持一切有价值的创新,但创新必须立足于现实,要对前线将士的生命负责!”
“是!”方立功精神一振,拿着那叠让他头疼的“建议书”,转身快步离去。那厚厚的纸张,此刻在他手中,似乎不再仅仅是“烦恼”,更承载着一种沉甸甸的希望。
楚风独自留在指挥室,看着窗外湛蓝的天空。技术爆炸的浪潮已然掀起,他不能阻挡,只能引导。将这澎湃却混乱的能量,疏导成推动根据地向前、向上发展的强大动力。
他拿起那份被方立功视为“儿戏”的“单兵手抛无人机”构想书,看着那粗糙的图画和稚嫩的注释,嘴角微微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无人机……呵……”他低声自语,“谁知道呢?也许未来的某一天,这片天空……”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眼神中,已映出了一片更为广阔的未来。
喜欢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