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根深蒂固的信仰和习俗,又让他们无法接受“去面纱”的命令。他们既舍不得离开大明这片已然熟悉的土地和既得利益,又无力以武力反抗强大的明军
夜色深沉,山谷里的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围坐的胡人村长们阴晴不定的脸。
长时间的沉默如同沉重的石头压在每个人心头。最终,扎木村的巴依老爷重重地叹了口气,浑浊的老眼里满是无奈和现实的考量。他抬起手,示意众人听讲,声音沙哑低沉:
“都别瞎琢磨了。如今的官府,是大明!你们看看四周,哪个国家、哪个部落没被大明打服过?咱们这点人,这点力气,想跟朝廷玩硬的?”
他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涩,“那就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最后死的、伤的、流离失所的,只能是咱们自己,还有村里的老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提出了一个看似折中的办法:“依我看,明天,我们几个村子,各自选出一些能说会道、模样老实的青壮,跟着我们这几个老家伙,一起进城去。
我们不闹事,就去……去请求,去恳求陛下,恳求朝廷,看在我们世代居住于此、一向安分守己的份上,能不能网开一面,允许我们保留这点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这……这或许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阿拉黑拧着眉头,思索了片刻,猛地一拍大腿:“好!巴依老爷说得在理,硬拼不得!就听你的,明天咱们去求情!”
但他眼中随即闪过一丝狡黠和不甘,压低声音补充道:“不过,咱们也不能就这么完全认怂!明天去的时候,咱们这些人,还有带去的青壮,尤其是女人,还是要按照教规,把头巾面纱都戴得严严实实的!咱们就看看,在兰州城门口,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他们是不是真的敢对我们这些去‘请愿’的人动手!正好也探探他们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这个提议带着明显的挑衅意味,但在场的一些年轻气盛的村长觉得有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第二日,清晨。
兰州城高大的城门刚刚开启,等候入城的人群尚未完全动起来,一队格外醒目的人马便出现在了官道上,并径直朝着城门走来。
守城的士兵立刻警觉起来。只见这伙人约有上百,多是青壮年胡人男子,个个脸色紧绷,眼神中带着戒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
更让士兵们瞳孔收缩的是,队伍中的几十名胡人女子,竟然依旧用黑布或灰布将头脸包裹得只露出一双眼睛!这与布政使司衙门三令五申、昨日周太将军亲自下乡传达的严令,完全背道而驰!
“头儿!你看!”一名士兵指着那伙人,对着值守的队正急声道。
那队正脸色一变,立刻上前几步,抬手拦住队伍,厉声喝道:“站住!朝廷的告示你们没看到吗?所有人,立刻把面巾头布摘下来!否则不得入城!”
队伍前面的巴依老爷和阿拉黑等人停下脚步。阿拉黑强作镇定,上前一步,对着队正拱了拱手,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这位军爷,我们是城外各村选出来的代表,有要事想进城……想向朝廷,向陛下陈情。这面巾乃是我们……”
“少废话!”队正根本不听解释,唰地拔出了半截腰刀,雪亮的刀锋指向阿拉黑,“摘下面巾!这是最后警告!否则以抗旨论处!”
双方正在僵持,早有腿脚快的士兵飞奔入城,将城门口的情况火速报给了指挥使周太。
周太正在校场点卯,闻听此报,额头上青筋猛地一跳,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一把抓住报信士兵的衣甲,声音愤怒扭曲:“你说什么?上百号人?还敢戴着面巾聚在城门口?好!好一群不知死活的东西!真当本将军的刀是摆设不成!”
他猛地推开士兵,转身对着校场上肃立的军队,声如炸雷,传遍整个校场:“全军集合!立刻随本将军出城!有人公然抗旨,藐视朝廷!今日就要让他们知道,违逆陛下旨意,是什么下场!”
片刻之后,兰州城门内传来沉闷而整齐的步伐声,以及甲胄叶片碰撞的哗啦声响。周太穿着盔甲,一马当先,身后跟着如狼似虎、杀气腾腾的数百名精锐士兵,如同一股铁流,涌出了城门洞。
城门外那些原本还带着几分侥幸心理的胡人,看到这阵势,看到周太那杀气弥漫的脸庞,顿时骚动起来,脸上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周太目光如刀,扫过那些依旧蒙面的胡人女子和裹着头巾的男子,没有半分迟疑,直接挥手下令:
“来人!将这些胆大包天、公然抗旨的狂徒,不论男女,全部给本将军拿下!重打二十大板!立刻执行!谁敢反抗,格杀勿论!”
军令如山!士兵们轰然应诺,如潮水般涌上前去,两人一组,粗暴地将那些吓呆了的胡人按倒在地,特别是那些蒙面女子,更是他们重点抓捕的对象。
巴依老爷和阿拉黑等人脸色惨白,他们没想到,朝廷的底线,竟然如此的硬,平日很好说话的汉人也不礼貌了。
喜欢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请大家收藏:(m.20xs.org)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