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的田野上,往日里遮天蔽日的蝗群,此刻正迎来一场“天敌”的围剿。随着地方官一声令下,数以万计的鸡鸭鹅被百姓从竹笼中放出,这些平日里温驯的家禽,一见到满地蠕动的蝗虫,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翅膀扑棱着往前冲,长长的脖子一伸一缩,一口一个蝗虫下肚,吃得又快又急。
有的母鸡扑腾着翅膀,在麦垄间穿梭,连藏在麦秆缝隙里的蝗虫都不放过;大白鹅则迈着稳健的步子,脖子一扬就能啄到空中飞掠的蝗虫,动作又准又狠;鸭子更是成群结队,在田埂边的低洼处围堵蝗群,吃得连抬头的功夫都没有。有几只性急的公鸡,甚至跳起来去啄高处的蝗虫,巴不得自己能多长几张嘴、会飞上天,把所有蝗虫都吞进肚子里。
百姓们站在田埂上,看着这壮观的景象,脸上终于露出了多日未见的笑容。起初还有人担心家禽吃不下这么多蝗虫,可看着鸡鸭鹅们越吃越欢,肚子渐渐鼓了起来,连行动都慢了几分,才彻底放下心来。偶尔有几只吃得太撑,摇摇晃晃地倒在田边,被百姓小心地抱回竹笼——这样的“牺牲”终究是少数,绝大多数家禽都还在埋头苦吃,连粪便都直接排在麦田里,成了天然的肥料。
不过几日功夫,江淮的蝗灾便得到了控制。原本被啃得光秃秃的麦秆旁,竟重新冒出了嫩绿的新芽;田埂上的蝗虫尸体被家禽啄食殆尽,只留下满地湿润的粪便,滋养着干涸的土地。地方官的捷报快马加鞭送进临安,字里行间满是振奋:“禽兵退蝗,成效卓着!余粮得保,百姓欢腾!”
消息传到紫宸殿时,早朝的气氛早已没了往日的凝重。赵构拿着捷报,反复看了三遍,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他将捷报递给身旁的太监,声音洪亮地对阶下说道:“邢焕所献‘鸡鸭治蝗’之策,竟解了江淮百年难遇的蝗灾!此计不仅保住了粮食,还让百姓得了实惠,实乃奇功一件!”
殿内的文武百官纷纷附和,目光都投向站在文官列中的邢焕。李纲出列躬身道:“陛下所言极是!邢大人此计,看似寻常却暗藏巧思,既不费国库之银,又不伤百姓之力,可比历代治蝗之法高明百倍!”
宗泽也随之赞道:“是啊!以往蝗灾一来,要么颗粒无收,要么纵火毁田,从未有过这般两全其美的法子!邢大人当记首功!”
赵构点了点头,语气愈发欣慰:“朕决定,擢升邢焕为礼部尚书,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以嘉奖其献良策、解国难之功!”
“臣谢陛下隆恩!”邢焕连忙出列,躬身叩拜。他低着头,心中既有喜悦,也有几分复杂——这功劳本该属于白玉堂,可他却只能将这份感激藏在心里,连一句解释都不能说。殿内的官员们纷纷上前道贺,邢焕一一回应,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只有他自己知道,这笑容背后藏着多少未说出口的话。
散朝后,邢焕带着赏赐回到府中,刚进大门,就见熊氏正指挥着下人在廊下摆宴,桌上已经摆好了好几道精致的菜肴:油焖大虾、清蒸鲈鱼、红烧肘子,还有一壶刚温好的黄酒,香气扑鼻。
“夫君回来啦!”熊氏迎上前,接过他手中的赏赐清单,脸上满是笑意,“我听说你立了大功,还升了官,特意让厨房做了你爱吃的菜,跟白玉堂兄弟好好庆祝庆祝!”
话音刚落,白玉堂便从廊柱后走了出来,手中还拿着一个酒盏,笑着说道:“邢大人,恭喜高升!这杯酒,我先敬你。”
邢焕看着他,心中满是感激,连忙走上前,接过酒盏与他碰了碰:“这功劳本该是你的,我却占了你的名头,实在过意不去。”
“邢大人不必如此,”白玉堂喝了一口酒,摆了摆手,“我本就无意官场,能解蝗灾之困,让百姓少受些苦,比什么都强。再说,你升了官,日后我家领袖带着宗室女子回中原,也能多一个照应不是?”
邢焕闻言,心中一暖,也不再多言,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递给白玉堂:“说的是!来,尝尝这红烧肘子,我家厨房的手艺还是不错的。”
两人坐在廊下,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从江淮的蝗灾聊到易军的动向,气氛轻松又融洽。熊氏坐在一旁,偶尔给两人添酒夹菜,看着他们相谈甚欢,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就在这时,府外忽然传来下人的通报:“大人,李纲相公、岳飞统制、韩世忠将军前来道贺!”
邢焕心中一紧,连忙对白玉堂使了个眼色:“快,你先躲进内院,他们还不知道你的存在,别被发现了。”
白玉堂也不犹豫,放下酒盏,起身便朝着内院走去,脚步轻快地消失在廊柱后。刚躲好,就见李纲、岳飞、韩世忠三人走进了院子,脸上都带着笑意。
“邢大人,恭喜恭喜啊!”李纲率先走上前,拱手道,“你这‘鸡鸭治蝗’的法子,可是让咱们大宋的百姓都松了口气,陛下更是赞不绝口,你这礼部尚书,可是实至名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靖康逆转:易枫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靖康逆转:易枫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