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宫西侧偏殿的烛火被夜风晃了晃,将满室的忧虑都揉进昏黄里。萧瑟瑟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指尖仍在辽地旧图上摩挲,耶律余里衍见母亲眉头锁得更紧,终是忍不住开口:“母后,您别太愁了。依我看,就算易枫灭了金国,也绝不会先对我们辽国动手,他第一个要对付的,必然是南宋。”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静水,萧瑟瑟猛地回头,眼中满是诧异:“余里衍,你凭什么断定?易枫与南宋同抗金国,怎么会反目?”耶律骨欲、耶律斡里衍等人也纷纷抬眼——她们久困深宫,对中原朝堂的弯弯绕绕本就不熟,此刻更摸不透耶律余里衍的心思。
耶律余里衍走到案前,拿起一根玉簪,在图上“汴梁”与“临安”之间划了道线,语气沉稳:“母后,您忘了易枫如今的身份了吗?他不是南宋的官,手里却握着数十万大军,占着中原最富庶的土地。我这几日跟着侍女去街市采买,常听百姓说‘易首领’比临安来的官还管用——您想,南宋的皇帝能容得下一个‘外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威望这么高吗?”
萧瑟瑟沉吟片刻,还是摇头:“可他们毕竟都打金人,若易枫愿意归顺南宋,当个节度使之类的官,未必不能相安无事。”
“归顺?”耶律余里衍轻轻笑了笑,眼神却透着清醒,“母后,您见过哪个手握重兵、能打败金兀术的人,愿意屈居人下?易枫麾下的弟兄,都是跟着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们认的是易枫,不是南宋的皇帝。再说,南宋朝堂里的人也不会容他——我听易军的参军闲聊,说南宋的将军们,连自己人都要争功,像岳飞、韩世忠那样能打的,在朝堂上也总被文官排挤。易枫一个‘非体制内’的人,功劳比谁都大,南宋的君臣怎么可能不防他?”
这话戳中了要害,萧瑟瑟的眉头渐渐舒展。耶律斡里衍忍不住问:“可南宋有岳飞、韩世忠这些名将,易枫真的敢跟他们打吗?”
“怎么不敢?”耶律余里衍语气更笃定了,“易枫连金兀术、完颜希尹都不怕,怎会怕南宋的将军?而且我听人说,岳飞的军队虽强,却要靠南宋朝廷供粮;韩世忠守着江淮,水师厉害,陆战却不如易军。易枫手里有中原的粮田,还有我们辽国旧部里会养马的人帮他练骑兵——真打起来,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赵王妃斡里衍听到这里,轻轻叹了口气:“你说得对……南宋的皇帝(指赵构)本就心思重,当年金人南下时,他一路南逃,连宗室都顾不上。如今易枫势力这么大,他定然会觉得威胁,就算易枫不想打,南宋也未必会放过他。”她刻意避开了“陛下”的称呼——作为北宋宗室,她虽念及旧情,却也清楚此刻的南宋与辽国并无君臣关系,这般称呼才更符合身份。
萧瑟瑟看着女儿条理清晰的分析,眼中露出几分欣慰,却又很快沉了下去:“就算易枫先打南宋,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易枫若真能打赢南宋,掌控了整个中原,到时候他要对付我们,不过是举手之劳。”
“所以我们要趁这段时间做准备。”耶律余里衍接过话头,语气坚定,“母后,我们可以暗中联络北方草原上的辽国旧部——那些人当年跟着太祖、太宗打过天下,心里还念着辽国。我们再派人去西域找耶律大石陛下(西辽建立者),只要能把旧部和西辽联系起来,就算易枫将来要对我们动手,我们也有反抗的力量。”
耶律骨欲闻言,立刻点头:“我认识几个当年跟着父亲(辽天祚帝)的旧部将领,他们如今在草原上放牧,我可以写信给他们。”耶律斡里衍也道:“我会骑马,也懂些兵法,可以帮着操练愿意跟着我们的子弟。”
烛火下,原本沉寂的偏殿渐渐有了生气。耶律大奥野、耶律次奥野虽年纪小,却也攥紧小拳头:“我们也帮着做事,不让易枫欺负我们!”赵王妃斡里衍看着这一幕,轻声道:“我虽不懂兵法,却也认识些北宋的旧臣后代,或许能帮你们传递消息。”
萧瑟瑟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的忧虑消散了大半。她抬手拍了拍耶律余里衍的肩膀:“好孩子,多亏了你看清形势,我们才不至于坐以待毙。从今日起,我们就暗中准备,不求能与易枫抗衡,至少要保住辽国宗室的血脉,保住我们的根。”
夜色渐深,偏殿的烛火终于熄了。窗外的月光洒在宫墙上,映出一片清冷——谁也不知道,这场围绕着“生存”的谋划,会在未来的乱世里,掀起怎样的波澜。而易枫此刻还在朱府里,抱着刚出生的易承宇,沉浸在初为人父的喜悦中,尚未察觉,身边的辽国宗室,已在为前路悄悄布局。
翡翠宫东侧的暖阁里,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铺着软垫的木榻上,暖得让人犯困。朱琏半靠在榻边,怀里抱着刚满月的易承宇,小家伙穿着绣着祥云纹的小袄,闭着眼睛哼哼唧唧,小手却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襟。邢秉懿坐在一旁的绣墩上,指尖轻轻碰了碰孩子软乎乎的脸颊,眼底瞬间漾开温柔的笑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靖康逆转:易枫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靖康逆转:易枫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