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营的夜风吹得帐帘簌簌作响,篝火的光忽明忽暗,映着帐内四人各异的神色。易枫听完李纲、吕颐浩、范宗尹的话,忽然低笑出声,那笑声里没有嘲讽,只有一种看透世事的通透。他转过身,重新坐回木桌旁,给自己斟了碗酒,却没喝,只是把玩着粗陶碗沿,目光扫过三人:“三位大人张口‘忠君’,闭口‘正统’,那我倒想请教——五胡乱华时,司马家没能护住北方百姓,让胡人把汉人杀得十不存一,这样的‘正统’,值得忠吗?”
这话像颗石子,砸得李纲三人一时语塞。吕颐浩先皱起眉,刚要开口辩解,易枫已接着往下说:“五胡乱华结束,南北朝对峙,南朝先后有五个政权(注:此处依易枫语境,含东晋),三位大人觉得,最厉害的是哪一个?”
李纲下意识挺直脊背,手指按在桌案上,正要开口——他素来熟稔南朝史,自然知道答案。可还没等他说出“刘宋”二字,易枫已抬手打断,语气笃定:“是刘宋。李大人想说的,也是这个吧?”
李纲愣了愣,随即点头:“将军说得没错,刘宋疆域最广,军事实力也最强,确是南朝巅峰。”
“那三位可知,刘宋是谁建的?”易枫追问,目光落在三人脸上,“是刘裕——那个推翻了司马家东晋政权,自己称帝的刘裕。”
范宗尹脸色微变,连忙道:“将军!刘裕是篡晋自立,算不得‘正统’……”
不算正统?”易枫挑眉,将碗中酒一饮而尽,声音陡然提高,“可正是这个‘不算正统’的刘裕,压制住了北方胡人!他两次北伐,灭南燕、破后秦,把战线推到了黄河流域,让汉人重新在北方站稳脚跟——这难道不比司马家守着‘正统’,却让汉人沦为‘两脚羊’强?”
吕颐浩的眉头拧得更紧,语气带着几分谨慎:“将军,刘裕确有北伐之功,可他篡晋终究是‘逆举’,我辈士大夫当引以为戒,而非效仿……”
效仿?”易枫冷笑一声,拳头轻轻砸在桌案上,“我不是要效仿刘裕篡权,是要问三位——你们口中的‘忠君’,到底是忠于‘赵氏’这个姓氏,还是忠于‘让汉人不受辱’的天下?司马家是正统,可他们护不住百姓,刘裕虽篡晋,却能保汉人尊严,若换成你们,会选哪个?”
这话戳中了要害,帐内瞬间安静下来。李纲望着篝火,眼神复杂——他一生推崇“忠君”,可刘裕北伐的功绩,他比谁都清楚。当年刘裕率晋军北上,连克强敌,洛阳、长安相继收复,汉人百姓夹道欢迎,那是东晋百年未见的盛况。若不是刘裕后来急于回建康夺权,又因身体原因早逝,北伐或许真能成功,汉人或许早就收复中原了。
“你们在史书上也读过刘裕吧?”易枫的声音缓和了些,却依旧带着穿透力,“宋武帝刘裕,出身寒微,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可他比司马家的皇帝有血性,比赵氏的皇帝有魄力。他知道,汉人要的不是‘正统’的空名,是能打退胡人的军队,是能活下去的尊严。”
他转向李纲,语气带着几分恳切:“李大人,您亲历靖康之耻,难道忘了开封城破时,百姓哭着求朝廷抵抗的模样?赵氏守着‘正统’,却只会割地求和,让宗室女子受辱,让汉人尊严扫地——这样的‘正统’,守着有何用?”
李纲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他想起靖康年间,自己多次上书请战,却被赵桓驳回;想起开封城破后,百姓被金人肆意屠戮,宗室被掳走时的惨状。若当年有刘裕这样的人,或许……或许靖康之耻就不会发生。
吕颐浩沉默片刻,终于松了眉头,语气带着几分动摇:“将军,吕颐浩刚要开口,易枫已抬手打断,指尖在桌案上轻轻敲击,声音带着打破桎梏的锐利:“吕大人想说刘裕篡晋非正统?可你们别忘了,这天下的权柄,从来不是靠‘干净’得来的。司马家夺了曹魏的江山,算不算篡?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从柴家孤儿寡母手里夺了天下,算不算逆?”
这话像道惊雷,炸得帐内三人脸色骤变。范宗尹下意识攥紧了衣角,他读史书时从未敢这般直白地想过——那些被奉为“正统”的开国之君,哪一个的皇位不是从别人手里得来的?
“你们张口闭口说‘正统’,”易枫站起身,走到帐帘边,望着外面漆黑的夜色,声音里带着几分沉痛,“可正统到底是什么?是司马家守着江南半壁,看着北方汉人被胡人屠戮,却连北伐的勇气都没有?还是赵氏皇族偏安临安,把中原百姓丢给金人,只知道割地赔款、屈膝求和?”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三人:“若正统是护不住百姓,看着汉人被屠杀、被羞辱,连家国都快没了,那这‘正统’,要来有何用?”
李纲的身子晃了晃,花白的胡须剧烈颤动。他想起当年在开封城,自己跪在宫门前请战,赵桓却躲在后宫里听信主和派的谗言;想起城破后,百姓们被金人像牲口一样驱赶,宗室女子的哭声彻夜不绝——那些时候,“正统”的赵氏皇族,又在哪里护着百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靖康逆转:易枫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靖康逆转:易枫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