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走到了田白身边,坐在了即将腐朽的点将台边。
当年的点将台,搭建的台子都还在,但是,却不见上面发号施令的将军了。
“臧氏世袭鲁国司寇之职,六十五年前,高厚围困臧叔纥与防地,叔梁纥(孔子之父)率领甲士,夜间突袭,送他出了重围,于是得到了臧父的看重,成为了臧氏的家宰。”
“可是那一个创下了儒家的老先生?”
田七自然也不是一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玩物,家族的培养不会让她专精某一方面,但是全面系统的了解这个世界,却是必须的。
孔子虽然落魄,但是,怎么滴也是大家出身,算是士族了,又创下儒家,如此,田七自然是知道他的。
“对!”
田白点头。
田七诧异:“儒家巨子,可没说了臧武仲的好话啊!”
这是自然,孔老夫子将这人黑出了翔。
《论语》中数次言及臧武仲:
知(智)之难也。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鲁国,抑(亦)有由也,作不顺而施不恕也(自作自受、活该之意)。
“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要挟)君,吾不信也。”
老夫子可不单单是喷臧武仲,更是连人祖父也一并喷了:
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展禽即柳下惠),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一种大的海鸟),三不知(通智)也
臧文仲居蔡(家养大龟),山节藻梲(居处奢华,越等僭礼),何如其知(明智)也?
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更有恶毒言语记载与《孔子家语》:
臧氏家有守龟焉,名曰蔡,文仲三年而为一兆,武仲三年而为二兆,孺子容三年而为三兆,凭从此之见,若问三人之贤与不贤,所未敢识也。
田白笑着将孔子说臧武仲的话语学给了田七听。
田七听完之后,不由得嗤笑出声:
“臧武仲很是贤名,叔父穰苴公去世那几年,齐国军心涣散,还是此人一手维持的。”
这是自然的。
战国策这么形容臧武仲治理齐国的那几年:
“其民无不吹等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至于臧文仲的贤名,已经无需说了,可以说历史贤臣榜,此人稳妥能进入前二十!
田七懵懂:“既然臧氏如此厉害,为何那位巨子,还要如此污蔑他?”
田白看着脚下的高台,看着斑斑锈迹的点将台,叹息一声:
“此事说来话长!”
田七朝着田白靠了靠:“你所喜欢的,我便愿意听,我想听你说……”
田白的心一怔,一种酸楚,涌上他的鼻端。
只可惜这个两世为人的大雏男,反倒是开口道:
“孔父叔梁纥六十六岁的时候,因为只有一个跛脚儿子,是以,想要纳妾颜氏女,但是,于礼不合,鲁国朝野不同意。”
田七瞪大了眼睛:“六十六岁,求娶一个黄花大闺女?凭什么?就凭他是公孙的管家吗?”
田白苦笑,他继续道:“颜氏诸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颜徵时年年方十二,她同意了。”
“这是遭雷劈啊!”
田七已经忍不住了,若是那老头在她面前,她一定要给他一剑!
让你去犯贱!
这尼玛都太爷和重孙女了都!
……
田白扶额,这件事,当真是不好听的。
当时叔梁纥是臧氏的家宰,而那颜氏只是地方一个普通富户,还不曾踏入了士人阶层。
颜氏哪里有得选择的余地哟!
况且,周室规定,男子嫁娶的年纪当在16-64岁之间,女子婚嫁的年纪当在14-49岁之间。
凡是在这个范围之外的,都是不合礼仪的,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迎娶颜徵在时已66岁,故称之为“野合”。
另有一说颜徵在属贱民阶级,叔梁纥却是士大夫,迎娶于礼不合,故称“野合”。
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两人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田白轻叹:“两人的行为是不法的,是以,叔梁纥弃了官职,与颜徵隐居在尼山上,六年后,叔梁纥72岁,颜徵18时,孔子出生,两人方才回家。”
“这……”
田七皱紧了眉头:“颜徵真可怜。”
她自家都是世家大族,家里的女人是什么遭遇,田七可以说心知肚明的。
这样的一个女子,你说她愿意嫁过去,那就是在朝别人脑袋里灌屎。
若是有家业,女子还能贪钱,这贪的什么?
颜徵脑袋抽风?
……
“是啊!”
田白叹息,那个女子当真很是可怜的。
“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去世,梁氏大妇以颜徵母子乃野合之徒为由,将他们赶了出来。颜徵独自拉扯他,以至于劳累成疾,年方32岁,就去世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战国齐士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战国齐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