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盖了一个月,线头就全松了!还说比手工的好!”老板支支吾吾地不肯退换,引得不少人围过来看热闹。
沈绣娘走过去,拿起被面看了看,指着上面的针脚说:
“你看这机器绣的,针脚间距一样,遇到弧度就堆线,看着整齐,实则不结实。手工绣的会顺着纹样走针,该密的密,该疏的疏,像这鲤鱼的尾巴,”
她指着自己的手帕,“要用‘散套针’,才能绣出飘逸的感觉,还结实耐穿。”
年轻媳妇听得连连点头,当场就要买沈绣娘的手工绣。
沈绣娘却笑着说:“我这手帕要绣七天,你要是不急,我给你绣块新的,保证比机器绣的耐穿十倍。”
接下来的几日,沈绣娘的绣云阁渐渐热闹起来。有来学刺绣的小姑娘,说要把这手艺传下去;
有来定制嫁妆的,说手工绣的才有心意;甚至有城里的设计师赶来,说要和沈绣娘合作,把传统绣品卖到更远的地方。
沈绣娘的孙女也从美术学院回来了,她用电脑设计新的纹样,再由沈绣娘指导绣制,传统的针法配上新颖的图案,竟格外受欢迎。
离开锦绣街时,沈绣娘送给他们每人一方手帕,上面绣着淡淡的兰草,用的是最细的丝线。“这兰草要‘随形针’,”
她把帕子叠得整整齐齐,“就像做人,要懂变通,却不能失了根本。机器能代替手,却代替不了心,每一针里的念想,才是绣品真正的魂。”
走在青石板路上,指尖的帕子带着丝线的温润,仿佛还能看见沈绣娘低头刺绣的身影。小托姆捏着帕子,突然问:“下一站去哪?”
艾琳娜望着西方的高原,那里隐约有座寺庙的金顶。
“听说那边有个‘转经镇’,镇上的人世代转经祈福,只是现在,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转经筒的转动声越来越稀了……”
丝线的光泽还在帕子上流转,艾琳娜知道,无论是细密的针脚,还是斑斓的丝线,那些藏在指尖的匠心,从不是繁复的技艺,而是融入其中的情感——
只要有人愿意守住这方绣架,愿意为传统注入新的创意,愿意把祖辈的智慧绣进每一寸绸缎,就总能在快节奏的时代里,留住最细腻的温度,也让那些流动的丝线,永远编织着属于时光的美好。
喜欢无限流之中式副本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无限流之中式副本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