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些。"宝玉盯着她的眼睛,"说是忠顺王在那儿藏了龙袍。"史湘云猛地攥紧青铜佩,指节泛白:"那龙袍是假的!"她压低声音,"是忠顺王故意放的,他想引皇上派人去查,趁机在地道里设埋伏——地道尽头不是藏龙袍的地方,是炸药库!"
宝玉心里一惊,难怪地图尽头标着"龙"字,竟是个陷阱。"那你要地图,是想......"史湘云往牢外看了看,见狱卒在远处站着,才低声道:"我要救我父亲。史鼐不是替死鬼,他是被忠顺王灌了罂粟汤,才胡言乱语的。三日后午时,忠顺王府的余党会来劫狱,他们要借我父亲的名义起兵,其实是想炸了地道,让皇上以为是史家谋反。"
她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帕子上咳出点血沫,里面混着点极细的金粉——是御书房金墨。"这是牢里的纸笔,我偷偷写了证词。"她从坎肩内侧摸出卷油纸,"你把这个交给贾政大人,让他务必在三日前找到地道的另一个出口——就在荣国府的梨香院假山下。"
宝玉接过油纸,见上面画着张更详细的地图,梨香院假山的位置用红笔圈着,旁边注着"暗门需用虎符开启"。他想起前日扔进江里的虎符,心里一沉:"虎符已经丢了。"史湘云急道:"那用贾敏夫人的玉佩!当年她和我母亲一起刻的青铜佩,合在一起能当钥匙用。"
正说着,远处传来狱卒的呵斥声:"探视时间到了!"史湘云将青铜佩塞回宝玉手里,又往他袖中塞了个小布包:"这里面是解罂粟毒的药方,史鼐在牢里天天被灌药,再不解就没救了。"她忽然笑了笑,眼角的细纹里沾着灰,"告诉黛玉,当年她母亲送我母亲的白梅笺,我还留着,等出去了,给她看。"
宝玉提着空食盒往外走,袖中的布包硌得胳膊生疼。走到石阶拐角时,见个老嬷嬷提着食盒往里走,嬷嬷的帕子角绣着朵白梅,与史湘云帕子上的正好凑成一对——是贾母身边的张嬷嬷,前日说"史鼐是被冤枉的"那个。她见了宝玉,低头行了个礼,食盒盖没盖严,露出里面碗沿的"史"字刻痕,与史湘云牢房里的碗一模一样。
第四折 梨香院底探幽微
荣国府的梨香院早就荒了,当年薛姨妈带着宝钗住过的正房,窗纸破了好几个洞,被风吹得"哗啦啦"响。宝玉和黛玉提着盏羊角灯站在假山前,灯影在石缝里晃,照得假山石上的"福"字刻痕忽明忽暗——那是当年贾敏亲手刻的,史湘云说的暗门,就在这字底下。
"青铜佩真能打开?"黛玉握着半块佩,指尖因紧张而发凉。宝玉将手里的半块佩凑过去,两块佩一合,"咔"的一声轻响,"福"字底下的石块竟往里陷了寸许。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一股潮湿的霉味混着硫磺气涌出来,与长江渡口火药库的气味一模一样。
"我先进去。"宝玉举着灯往里走,洞壁滑腻腻的,沾着些灰白色的粉末——是炸药的硝石粉。走了约莫十几步,脚下踢到个硬东西,弯腰一看,是个生锈的铁环,环上拴着根麻绳,绳头缠着块碎布,布上绣着半朵白梅。"这是史湘云的帕子碎片。"宝玉将布捡起来,"她定是来过这儿。"
黛玉跟在后面,手里捏着张纸条——是史湘云给的解罂粟毒的药方,上面"防风三钱、甘草五钱"的字迹被汗水洇得发皱。"你看这洞壁。"她用灯照向侧面,见墙上刻着些歪歪扭扭的字:"崇祯四年三月,藏火药三千斤",末尾画着个"忠"字,是忠顺王府的标记。
再往里走,洞顶忽然滴下一滴水,落在灯盏里"滋"的一声。宝玉抬头看,见洞顶有块松动的石板,石板缝里卡着根银簪,簪头是朵白梅——是黛玉的簪子,前日在长江渡口扑救史湘云时掉的。"原来我的簪子是掉在这儿了。"黛玉伸手去够,指尖刚碰到簪子,忽然听见远处传来"轰隆"一声,像是石门关上的声音。
"不好,有人锁门!"宝玉转身往回跑,刚到洞口,就见外面透进来的光被挡住了,只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是林之孝的声音:"二奶奶说了,这假山不安全,得用石头堵上,免得孩子们进来玩出危险。"接着是石块碰撞的闷响,洞口被封得严严实实。
黛玉摸出火折子点亮,火光中见洞壁上还有个岔路口,岔路尽头透着点微光。"往这边走。"她拉着宝玉往岔路跑,跑了没几步,脚下忽然一空,两人顺着斜坡滑了下去,重重摔在地上。灯盏摔灭了,黑暗里只听见彼此的喘息声,还有远处传来的"滴答"声——像是水滴落在金属上。
"你还好吗?"宝玉摸索着抓住黛玉的手,她的手冰凉,指尖沾着些黏糊糊的东西。"我没事。"黛玉的声音发颤,"刚才摸到个东西,你摸摸。"宝玉伸手去摸,触到个冰凉的金属架子,架子上摆着些陶罐,罐口封着蜡,蜡上印着"忠顺王府"的朱印。
他用指甲抠开蜡封,一股刺鼻的气味涌出来,是罂粟膏的味道。"这里是忠顺王藏罂粟的地方。"宝玉摸出火折子再点亮,见架子上摆着几十罐罂粟膏,每罐上都贴着标签,"荣国府张嬷嬷领走三罐"的字迹赫然在目。黛玉忽然指着架子底下,那里有个小木盒,盒上刻着"影卫名册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陵烬未央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