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城的春夜,带着秦淮河的湿冷,浸透了朱家府邸的每一个角落。主厅内灯火通明,数十支牛油蜡烛将梁柱上的盘龙雕刻映得栩栩如生,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凝重。朱元璋身着玄色锦袍,端坐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目光扫过阶下的文武,最终落在窗外漆黑的夜空上。
案上的舆图摊开着,江东六郡的疆域被红笔圈出,边缘处已被标注了密密麻麻的红点——那是汉军的布防。李靖在淮南陈兵十万,周瑜的水师游弋在濡须口,岳飞的大军正从豫章向东逼近,三路合围之势已成,压得整个江东喘不过气来。
“诸位,”朱元璋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丝沙哑,“汉军三路来犯,岳飞来势最急,不出半月便可能兵临城下。你们有什么应对之策,尽管说出来。”
李善长率先出列,这位江东世家推举的文臣之首,此刻面色凝重:“主公,汉军势大,我军兵力不足,硬拼绝非上策。当以守为主,依托长江天险,迟滞敌军攻势,待常将军平定山越,再徐图反击。”
胡惟庸紧随其后:“李大人所言极是。山越之民骁勇善战,若能收编,可添五万生力军。只是山越各部散落于深山,平定不易,需得给常将军足够的时间。”
武将列中,常遇春按捺不住,上前一步:“主公,末将愿立下军令状,十月之内定能平定山越!只需三万兵马,末将保证将山越各部悉数收服,为我军所用!”他身材魁梧,声如洪钟,眼中闪烁着悍勇的光芒。
朱元璋看着他,微微颔首。常遇春是他麾下最勇猛的将领,平定山越的任务交给谁都不如交给此人放心。但他也清楚,山越各部盘踞深山百年,岂是十月能平定的?这话不过是鼓舞士气罢了。
“常将军的勇武,孤自然信得过。”朱元璋语气沉稳,“但山越之事,需以安抚为主,不可一味强攻,以免逼反各部,得不偿失。”
“末将领命!”常遇春躬身应道。
徐达上前道:“主公,防守之事,需分主次。李靖在淮南,水师最强,若他顺江而下,建业危矣。末将愿领兵北上,扼守采石矶,挡住李靖的水路攻势。”
蓝玉年轻气盛,不甘示弱:“徐将军守水路,末将愿领兵马西进,驻守宣城,防备岳飞。只要末将在,定不让汉军前进一步!”
朱元璋看向汤和:“汤将军,你素有稳重之名,可有何建议?”
汤和沉吟片刻:“主公,江东局势凶险,若事不可为,需留后路。末将愿领兵一万,渡海攻取夷洲,以为退守之地。”
此言一出,厅内一片寂静。众人都明白汤和的意思——这是在为最坏的情况做打算。朱元璋的脸色沉了沉,却没有斥责,只是缓缓道:“后路可以留,但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许提退守二字!”
“臣等遵旨!”
顾雍上前补充:“主公,江东世家已愿倾尽财力支持战事,粮草军械尚可支撑半年。只是百姓多有惶恐,需尽快张贴告示,安抚民心,以免生乱。”
“此事便交由顾大人办理。”朱元璋点头,“告诉百姓,朱家与江东共存亡,定能守住建业,击退汉军。”
阚泽、虞翻等人也纷纷献策,有的建议加固城防,有的提议联络山越部落,有的主张派使者去益州联合刘璋,形成掎角之势。
朱元璋耐心听着,手指在案几上敲得越来越急。他心中清楚,这些建议不过是杯水车薪。刘进的势力早已远超江东,汉军的战斗力更是天下无双,所谓的“依托天险”“等待援军”,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他只是成了江东朱家的子弟而已,其实,他对刘进的做法相当赞同。但是朱家是江东望族,却在世家倾轧中日益衰落,是他凭着各种手段,整合了江东世家的力量,才有了如今的局面。可也正因如此,他被绑在了世家的战车上——刘进推行新政,抑制豪强,与江东世家势同水火,他这个“世家代言人”,除了死战,别无选择。
“够了。”朱元璋抬手打断众人的议论,“孤意已决。”
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徐达听令!”
“末将在!”
“你率五万兵马,即刻北上,驻守采石矶,务必挡住李靖的水师,不得让汉军一兵一卒过江!”
“末将领命!”
“蓝玉听令!”
“末将在!”
“你率五万兵马西进,驻守宣城、芜湖一线,构筑防线,只许防守,不许出战,务必拖延岳飞的进军速度!”
“末将领命!”
“常遇春听令!”
“末将在!”
“你率三万兵马,即刻南下,平定山越。记住,以收服为主,十月之内,孤要看到山越的援军!”
“末将定不辱使命!”
“汤和听令!”
“末将在!”
“你率一万兵马,筹备船只,三日后出发,攻取夷洲。若江东无事,便在夷洲屯田练兵;若事有不测,便守住夷洲,为我江东世家保留火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