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寒意笼罩着新明沿海,海风卷起层层白浪拍打着礁石。镇国秦王吴铭站在新建的港口码头上,望着远处海面上若隐若现的船帆。自从与朱棣达成表面上的和平以来,新明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但海上的局势依然暗流涌动。
“王爷,科恩的商船队已经到了外海。”林风快步走来,低声禀报,“但是他们的船队里混着几艘战舰,吃水很深,不像普通商船。”
吴铭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海面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栏杆:“看来这位尼德兰总督还是不死心。让我们的人加强戒备,但不要打草惊蛇。”
徐妙锦从码头另一侧走来,海风吹起她的裙摆。她将一份文书递给吴铭:“这是最近三个月各港口的贸易清单,尼德兰人购买的生丝和瓷器数量比上月增加了三成,但他们运来的香料却在减少。”
“他们在试探我们的底线。”吴铭接过文书扫了一眼,“科恩是个精明的商人,不会做亏本买卖。这些生丝运到欧洲能赚十倍利润,他当然愿意多买。但香料减少……说明他们的补给可能出了问题。”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疾驰而至,信使翻身下马呈上一封密信。吴铭拆开一看,眉头微微皱起。
“朱棣派了使者来?”徐妙锦注意到他的表情变化。
“不是使者,是锦衣卫。”吴铭将密信递给徐妙锦,“看来我们这位新皇帝还是放心不下新明。”
信中提到,朱棣以“巡视海防”为名,派了一支锦衣卫小队南下,不日即将抵达新明。带队的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此人以手段狠辣着称,是朱棣的心腹。
林风闻言脸色一沉:“王爷,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要不要我们……”
吴铭抬手打断他:“不必。既然朱棣要演这出戏,我们就陪他演下去。传令下去,以礼相待,但要派人日夜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三天后,锦衣卫的船队抵达新明港口。纪纲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在一众锦衣卫的簇拥下登上码头。他约莫四十岁年纪,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鹰。
“下官纪纲,奉皇上之命巡视海防,叨扰王爷了。”纪纲行礼的姿态无可挑剔,语气却带着几分若有若无的傲慢。
吴铭面带微笑,亲自上前扶起他:“纪大人客气了。新明虽已立国,终究是大明藩属,皇上派人巡视是应该的。”
二人寒暄间,纪纲的目光不时扫过港口的防御工事和停泊的战舰,虽然掩饰得很好,但那份审视的意味还是被吴铭敏锐地捕捉到了。
当晚,吴铭在王府设宴款待纪纲一行。酒过三巡,纪纲突然放下酒杯,状似随意地问道:“听闻王爷与尼德兰人往来甚密,不知可有此事?”
吴铭心中冷笑,知道正题来了。他不动声色地答道:“新明孤悬海外,与各国通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况且尼德兰人带来的火器图纸,对加强海防颇有助益。”
“哦?”纪纲挑眉,“不知王爷可否让下官见识见识这些西夷火器?”
次日,吴铭便带着纪纲参观了新明的军工作坊。工匠们正在铸造新式火炮,这些火炮借鉴了尼德兰人的设计,射程和精度都比明军装备的火炮要优越得多。
纪纲仔细察看这些火炮,脸色渐渐凝重。他虽然是锦衣卫,但对军械也颇有了解,自然看得出这些火炮的厉害。
“王爷治军有方,新明军容之盛,实在令人惊叹。”纪纲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只是不知王爷练兵秣马,所为何来?”
吴铭迎上他的目光,坦然道:“新明地处要冲,北有倭寇,南有海盗,自然要加强武备。纪大人该不会以为,本王练兵是为了对抗朝廷吧?”
二人对视片刻,纪纲忽然笑了:“王爷说笑了。皇上一直很挂念王爷,常对臣等说,若朝中大臣都能如王爷这般能干,何愁天下不治。”
这场暗藏机锋的对话很快传遍了新明高层。当晚,徐妙锦在书房中对吴铭说道:“纪纲此人不好对付。他明着是来巡视海防,暗地里恐怕是来摸清我们的虚实。”
“不仅如此。”吴铭站在窗前,望着纪纲下榻的驿馆方向,“我怀疑他和科恩有联系。”
徐妙锦闻言一惊:“何以见得?”
“今日在军工作坊,纪纲对尼德兰火器的了解远超常人。而且他问的几个问题,都直指我们与尼德兰贸易的关键。”吴铭转过身,脸色凝重,“我怀疑科恩已经暗中投靠了朱棣。”
这个猜测在第二天得到了证实。林风派出的探子回报,纪纲的随行人员中有人暗中与尼德兰商馆接触,而且纪纲的船上装载的不仅仅是行李,还有大量白银。
“他们在暗中收购我们的生丝和瓷器。”徐妙锦查看完探子的报告,语气中带着忧虑,“而且出的价格比市价高出三成。这样下去,我们的物价会被搅乱的。”
吴铭沉思片刻,忽然笑了:“既然如此,我们就将计就计。”
三日后,新明市面上的生丝和瓷器价格突然大幅上涨,而且供货量急剧减少。纪纲派出的采购人员跑遍了各个商行,也只能买到少量货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