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热浪笼罩着新明沿海,码头上弥漫着咸腥的海风与忙碌的喧嚣。镇国秦王吴铭站在新建的望海楼顶层,目光扫过港口内停泊的商船。自从打通日本和南洋的贸易线路后,新明的海上贸易逐渐恢复了生机,但每个人的心头都压着一块巨石——朝廷的封锁虽有所松动,但随时可能再度收紧。
“王爷,这是本月各港口的商税记录。”徐妙锦将一册账本轻轻放在案几上,眉宇间带着几分忧虑,“虽然贸易量在回升,但我们的存粮依然只够维持两个月。”
吴铭接过账本,目光在数字间流转:“琉球那边的粮船到了吗?”
“昨日刚到三船,但杯水车薪。”徐妙锦轻叹一声,“朝廷在福建增设了水师据点,我们的商船要通过封锁线越来越难了。”
这时,林风快步登上望海楼,脸色凝重:“王爷,福建传来消息,朝廷正在大规模征集民船,似乎准备再次对我们用兵。”
吴铭的手指在栏杆上轻轻敲击,沉思片刻:“朱棣这是要双管齐下,既要困死我们,又要准备致命一击。传令下去,加快新城墙的修筑进度,所有工程必须在月底前完成。”
“王爷,民夫已经日夜赶工,但进度还是跟不上。”林风面露难色,“最近又有一批工匠病倒了,药材也所剩无几。”
便在此时,一匹快马疾驰而至,信使送来了一份紧急军报。吴铭拆开一看,瞳孔微微收缩:“倭寇突袭了我们的商船队,损失了五艘货船。”
“倭寇?”徐妙锦接过军报,仔细阅读后摇头,“这个时候出现倭寇,未免太过巧合。恐怕是朝廷假借倭寇之名,行封锁之实。”
吴铭冷笑一声:“不管是真倭寇还是假倭寇,这笔账都要算在朱棣头上。林风,加派战船护航,凡是可疑船只,一律扣押检查。”
接下来的几天,新明沿海局势陡然紧张。商船队在战船护航下艰难通行,不时与可疑船只发生小规模冲突。虽然损失了一些货船,但总算维持住了贸易生命线。
这日深夜,吴铭正在书房研究海图,徐妙锦端着一碗参汤走进来。“你已经三天没合眼了。”她将汤碗放在案几上,语气中带着心疼。
吴铭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我在想,我们或许该换个思路。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徐妙锦在他身边坐下,“你是指……”
“朱棣能够封锁我们,是因为他控制了沿海要地。”吴铭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如果我们在这些要地建立秘密据点,就能打破他的封锁。”
这个大胆的计划让徐妙锦吃了一惊:“这太冒险了!在朝廷控制的地盘建立据点,万一被发现……”
“所以需要精心策划。”吴铭的目光变得深邃,“而且,我们需要盟友。”
三天后,一艘不起眼的商船悄悄驶离新明港口,船上载着吴铭的特使。他们的任务是联络福建、浙江等地对朝廷不满的地方豪强,秘密组建反封锁网络。
与此同时,新明内部展开了一场彻底的自救运动。在吴铭的号召下,全民投入开荒种粮,就连王府的花园也改种了蔬菜。徐妙锦亲自带领妇女们学习纺织技术,减少对进口布匹的依赖。
然而困境依然接踵而至。这日清晨,林风匆忙求见,带来了一个坏消息:“王爷,我们在福建发展的几个线人,一夜之间全部失去了联系。”
吴铭手中的笔顿了顿:“看来朱棣的锦衣卫已经盯上我们了。通知所有暗线,暂时停止活动。”
“可是这样一来,我们的情报网就瘫痪了。”林风急道。
“总比全军覆没好。”吴铭沉声道,“传令给海外的商队,让他们设法从南洋购买粮食,走外海航线绕道运回。”
这个决定很快见到了成效。一个月后,第一批从南洋绕道运回的粮食抵达新明,虽然数量不多,但极大地鼓舞了民心。更令人惊喜的是,商队还带回了暹罗使者,表达了与新明建立正式贸易关系的意愿。
“这是一个突破口。”吴铭在接见暹罗使者后,对徐妙锦说道,“只要能与暹罗建立稳固的贸易关系,我们就能打破朝廷的经济封锁。”
然而朱棣显然不会坐视新明破局。不久,朝廷宣布在广东增设市舶司,对所有往来南洋的商船征收重税。同时,大明水师开始在南洋航线上巡逻,严密监视往来船只。
面对朝廷的步步紧逼,吴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亲自前往暹罗谈判。
“这太危险了!”徐妙锦第一次强烈反对他的决定,“海上不仅有朝廷水师,还有真正的倭寇。万一你在海上出事,新明怎么办?”
吴铭握住她的手:“正因为危险,才必须我去。只有我亲自出面,才能显示新明的诚意,说服暹罗王与我们结盟。”
在吴铭的坚持下,出使的计划还是定了下来。为了确保安全,林风精心挑选了最精锐的水手和战士,组成了三支舰队,分别走不同的航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