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在这时,一个意外的客人到访——大明靖江王朱履祜。他是目前争夺皇位的藩王之一,此次前来是寻求新明的支持。
“若陛下助我登基,我愿割让福建一省。”朱履祜开门见山。
吴峻不动声色:“王爷此言差矣。福建本就是大明疆土,岂能随意割让?况且新明一向不干涉大明内政。”
朱履祜悻悻而去。他走后,吴峻对群臣说:“看来中原战乱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我们要做好长期准备。”
果然,大明内战持续了三年之久。最终,朱履祜兵败身亡,其他藩王也两败俱伤。得利的反而是新兴的农民起义军。
永历三十一年,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攻入北京,大明灭亡。
消息传到新明,举国震惊。吴峻当即下令全国缟素,祭奠故国。
“陛下,如今中原无主,正是...”周瑞再次请战。
“不。”吴峻打断他,“此时出兵,与趁火打劫何异?我们要做的是保存华夏文明的火种。”
他下令加大接纳流民的力度,同时派遣学者前往中原,抢救典籍文物。
然而局势的发展出乎所有人意料。清军趁机入关,很快击败了农民军,建立了清朝。
面对这个新兴的王朝,新明何去何从,成了朝野争论的焦点。
“满清乃异族,岂能统治华夏?”主战派慷慨激昂。
“但清军势大,此时对抗无异以卵击石。”主和派忧心忡忡。
吴峻在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向清朝称臣纳贡,换取和平发展的时间。
这个决定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连一向支持他的陈远都表示难以接受。
“陛下,如此一来,我们与故国的联系就彻底断绝了啊!”陈远痛心疾首。
吴峻黯然道:“朕何尝不知?但为了新明的存续,不得不如此。”
永历三十二年,新明使者前往北京,向清朝称臣。康熙皇帝接受了朝贡,册封吴峻为“新明王”,但要求新明剃发易服。
“这绝不可能!”吴峻断然拒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轻易毁伤?华夏衣冠,更是文明象征,岂能更改?”
这个态度惹怒了清廷。双方关系顿时紧张起来。
面对清军的威胁,吴峻加快了战备。他大力支持李瑜研发新式火炮,同时扩建水师。
便在这时,朝子公主为他生下一对双胞胎。这个消息给压抑的宫廷带来了一丝喜悦。
“就叫他们吴铭和吴钊吧。”吴峻看着襁褓中的婴儿,眼中满是慈爱,“希望他们能铭记故国,开创未来。”
然而喜悦是短暂的。边境急报:清军正在集结,似乎准备南下。
新明迎来了立国以来最大的危机。
面对强敌,吴峻展现出惊人的冷静。他任命周瑞为帅,李瑜为监军,亲自为出征将士送行。
“这一战,不仅关系新明存亡,更关系华夏文明的延续。”他在誓师大会上说,“望诸位奋勇杀敌,不负先祖之志!”
海战在台湾海峡打响。清军依仗数量优势,发动猛烈进攻。新明水师凭借先进的战船和火炮,顽强抵抗。
就在战事最激烈时,郑家船队再次来援。与此同时,日本幕府也派出水师相助——这是朝子公主多方奔走的结果。
在多方联军的夹击下,清军终于溃败。新明赢得了立国以来最辉煌的胜利。
战后,吴峻在台湾设立府县,将其正式纳入版图。同时与郑家、日本缔结盟约,共同维护东海和平。
永历四十年,吴峻退位,传位于长子吴铭。退位诏书上,他写道:“新明虽小,终存华夏衣冠;海外孤忠,永守故国文明。”
望着新君登基,吴峻想起父亲当年的嘱托,不禁潸然泪下。海风依旧,故土难归,但华夏文明的火种,终究在海外得以延续。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