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闭上眼,脑海中飞速权衡。继续强硬,固然可以维持表面权威,但内部隐患已生,孙权猜忌已起,若再坐视荆北彻底沦陷,他将彻底失去大义名分,甚至可能被内部政敌和外部压力联手推翻!而若出兵……虽是被林凡和刘备利用,却也能借此整合内部,将矛盾转向外部,重新树立威信,更能将曹操主力阻挡在长江以北,为江东赢得宝贵的喘息和发展时间。
利弊得失,在他心中反复拉扯。
良久,他猛地睁开眼,眼中已是一片决然!
“传令!”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斩钉截铁,“水军主力,即刻起锚,前出至赤壁、乌林一线,沿江布防,做出西进姿态,威慑曹军侧翼!”
“再令,凌统率五千精兵,乘快船,溯江西上,进驻夏口,听候刘皇叔调遣!记住,是听候调遣,但需保持我军独立建制!”
他还是留了一手,只派出部分兵力,并且明确了“听调不听宣”的原则。
“另外,”周瑜看向吕蒙,“以本督名义,起草一份奏章,呈报主公。详陈曹操之威胁,阐明出兵之必要性,并……自请处分,言程公之事,乃臣监察不力,致使小人作祟,流言伤人,恳请主公降罪!”
他以退为进,主动请罪,既给了孙权台阶下,也试图将程普之死的责任,推到“小人”和“流言”之上。
“还有,”他最后补充道,语气森然,“派人盯紧程咨,若有异动……你知道该怎么做。”
江夏,刘备府邸。
当周瑜同意出兵、凌统率部西进的消息传来时,林凡与诸葛亮都暗暗松了口气。尽管周瑜只派了五千人,并且态度暧昧,但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江东这头猛虎,终于被北方的压力和林凡的算计,逼得不得不暂时下场。
“周郎终究是聪明人。”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道,“知其利害,明其得失。虽不情愿,却也做出了最符合江东利益的选择。”
林凡点了点头,脸上却并无太多喜色:“他这是以退为进,既缓解了内部压力,又将抗曹的重担,大部分仍压在你我肩上。凌统这五千人,是援兵,又何尝不是监视?”
“然也。”诸葛亮颔首,“然有此五千江东精锐入驻夏口,至少可让曹操在攻略江夏时,多几分忌惮,为我等布防、转移,争取更多时间。宛城已失,接下来,曹军兵锋,当直指新野、竟陵了。”
提到宛城,林凡的神色黯淡下去。高顺重伤被俘(根据零星的溃兵回报),张绣下落不明,陷阵营几乎全军覆没……这是他起兵以来,遭受的最惨重损失!
“兴霸尚未归来,高顺又……”林凡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此番代价,太过沉重了。”
诸葛亮默然,他知道林凡与这些早期将领感情深厚。片刻后,他劝慰道:“军师,乱世争雄,岂能无牺牲?高顺将军忠勇,天地可鉴。如今之势,当尽快稳定新野、竟陵防线,整合溃兵,以备曹操下一波攻势。同时,需设法打探高顺将军下落,若能营救,当不惜代价!”
林凡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悲痛中挣脱出来。他知道,现在不是伤感的时候。
“元直(徐庶)已在新野布置,竟陵有文长(魏延)和元俭(廖化),防线尚算稳固。溃兵收容之事,需加紧。”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至于高顺……我会让‘暗羽’不惜一切代价,查明他的情况。若曹贼敢害我兄弟,我必让他百倍偿还!”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而入,呈上一份来自竟陵的加密急报。
林凡接过,迅速浏览,脸色陡然一变!
“军师,何事?”诸葛亮问道。
林凡将急报递给诸葛亮,语气凝重:“曹操派使者至竟陵,指名道姓,要见我。言及……欲以高顺及被俘将士性命为条件,与我……‘和谈’!”
“和谈?”诸葛亮眉头微蹙,迅速看完急报,“曹操挟大胜之威,不正该一鼓作气,南下荡平我等吗?为何此时提出和谈?此中必然有诈!”
林凡走到巨幅舆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过宛城、新野、竟陵、江夏,最终落在北方的许都。
“曹操虽胜,然宛城之战,其损失亦不小,急需时间消化战果,整顿兵马。更关键的是,”林凡的手指重重点在许都方向,“据‘暗羽’密报,北方并州、关中,似有异动,马腾、韩遂,乃至袁绍残部,未必老实。曹操恐怕是担心后方不稳,欲行缓兵之计!”
“军师的意思是,曹操想暂时稳住我们,甚至招揽我们,以便他腾出手来,先解决后方隐患,再全力南下?”
“极有可能!”林凡沉声道,“他以高顺和被俘将士为饵,既是示好,也是威胁。若我拒绝,他便有借口屠戮俘虏,打击我军士气。若我同意和谈,他便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那军师准备如何应对?”
林凡沉吟片刻,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谈!为何不谈?”
“军师?”诸葛亮有些意外。
“他需要时间,我们同样需要!”林凡解释道,“新野、竟陵防线需要加固,与江东的‘联盟’需要磨合,溃散的军心需要重整!更何况,高顺和那些被俘的兄弟,不能不管!”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不过,不是他让我去,我就去。告诉曹操的使者,和谈可以,但地点,需定在双方势力交界之处,由双方共同保证安全。时间,也需由我方来定!而且,在和谈期间,曹军需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保证我被俘将士的人身安全!”
他要反客为主,将这次“和谈”,也变成一场博弈,为荆北争取宝贵的喘息之机!
“另外,”林凡看向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孔明,恐怕需要你亲自去一趟竟陵,主持此次和谈。唯有你之智谋,方能应对曹营那些老谋深算之辈,为我争取最大利益,并……设法探明高顺的真实情况。”
诸葛亮羽扇一顿,神色肃然,拱手道:“亮,义不容辞!”
新的博弈,以“和谈”为名,再次展开。而宛城失守的硝烟尚未散尽,更大的风暴,已在酝酿之中。周瑜的被迫下场,曹操的突然“和谈”,让原本清晰的战局,再次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