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组的临时帐篷里,苏晚晴和陈阳正调护粒修复剂。大陶缸里,柠檬酸钠和吐温-80先混合溶解,加入稀释后的阿维菌素,最后倒入麦芽糊精和维生素B1。“陈阳,搅拌速度控制在每分钟25转,太快会产生气泡,影响药剂的渗透效果;渗透剂的用量要精准,每升药剂加1毫升,加太多会导致籽粒表皮损伤,加太少达不到穿透效果。”苏晚晴手里拿着pH试纸,检测药剂的酸碱度,试纸显示pH值6.8,刚好适合籽粒吸收,不会破坏淀粉结构。陈阳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滴在陶缸边缘,他却顾不上擦,眼睛紧紧盯着药剂的状态——只有药剂清澈透明,没有沉淀,才能确保均匀渗透。
赵磊的第一组队员已经在水稻田安装杀虫仪,他们踩着泥地,将探测仪的底座固定在田埂上,调整探针的角度对准稻穗:“小心点,探针别戳到籽粒,对准颖壳缝隙就行!”第二组队员背着专用喷雾器,在水稻田间穿梭,喷雾器的喷嘴带着细管,能精准对着稻穗喷洒,药剂像细雨一样落在颖壳上,慢慢渗透。芦苇据点的队员则在玉米田给果穗套防护苞套,他们小心翼翼地剥开苞叶,将苞套套在果穗上,再把苞叶重新包裹,动作轻柔得像呵护婴儿,生怕碰掉籽粒。
当天傍晚,第一批籽粒探测杀虫仪投入使用。老郑亲自操作仪器,对准一个有虫迹象的稻穗,超声波屏幕上很快显示出一个微小的亮点——那是噬粒变异体的位置。他按下杀虫按钮,微型探针释放出低温等离子体,几秒钟后,剥开籽粒,里面的小虫已经变成黑色,淀粉分解酶也失去了活性。“成功了!”老郑兴奋地大喊,周围的队员们也欢呼起来,雨水打在脸上,却挡不住眼里的光。
然而,半夜时分,意外发生了——东边玉米田的杀虫仪突然出现探测误报,将健康的籽粒判定为有虫,等离子体损伤了部分籽粒。林墨立刻带着老郑赶过去,老郑检查后发现是玉米籽粒的淀粉密度比水稻高,导致超声波反射异常。“调整探测频率!”老郑快速修改仪器参数,将玉米田的探测频率调到2200赫兹,重新测试后,屏幕上的成像清晰准确,误报消失。“以后水稻田和玉米田的仪器要分开校准,根据不同作物的籽粒特性调整参数,不能一概而论!”老郑一边给队员们演示调整方法,一边叮嘱。
谷雨过后的第四天,噬粒变异体的守护工作终于取得全面胜利。林墨和老周在田间检查时,水稻的空瘪率控制在了8%以内,玉米的籽粒凹陷率降到了5%以下,大豆田没有出现感染迹象。老周用籽粒灌浆检测仪测量水稻籽粒的淀粉含量,达到了68%,再过几天就能进入蜡熟期;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保持在10%,品质没有受到影响。“太好了!我们守住了灌浆期!今年的粮食产量能保住九成以上!”老周激动地抱住林墨,手里的检测仪都差点掉在泥里。
苏晚晴和医疗组的人则在整理守护资料,将籽粒探测杀虫仪的改装图纸、护粒修复剂的配方、防护苞套的制作方法都详细记录下来,补充到《作物病虫害防控手册》中,还特别标注了“不同作物灌浆期的防控参数”,为以后的种植提供更精准的指导。“这次我们还发现,护粒修复剂中的麦芽糊精不仅能保护淀粉,还能提高籽粒的抗倒伏能力,经过处理的水稻,茎秆的抗折强度又提高了1牛顿!”苏晚晴拿着整理好的资料,对林墨说,眼里满是成就感。
当天晚上,联盟的食堂里举办了“灌浆守护庆功宴”。后勤组用去年的陈米煮了浓稠的米粥,用新鲜的玉米煮了玉米棒,畜牧据点送来的炖牛肉和熏肠摆满了长桌,河港据点带来的鲜鱼做成了鱼汤,绿谷的蔬菜炒了好几盘,还有用大豆做的豆腐和豆浆,丰盛得让人垂涎。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热饭,聊着这几天的守护经历,虽然每个人的衣服上还沾着泥点,但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
老芦端着一碗米粥,走到林墨身边,感慨地说:“以前在芦苇荡,种点作物就怕虫子,灌浆期一遇到虫灾就颗粒无收,现在有了老郑的杀虫仪、苏医生的药剂,还有大家一起帮忙,再也不用怕了!明年我们芦苇据点也要种水稻,跟着联盟学技术,争取自己也能守住灌浆期!”
林墨笑着点头,递给老芦一根玉米棒:“以后我们会把这些技术都教给各据点,让大家都能科学种植、科学防控。接下来,我们要准备作物的蜡熟期管理了,老郑已经在研发‘籽粒干燥仪’,防止雨水导致籽粒发芽;老周则在准备‘收获计划’,调配收割机和运输工具;另外,我们还要加快粮食仓库的扩建,确保收获的粮食有地方存,今年一定要让大家都能吃饱、吃好!”
老周也凑过来说:“绿谷种子基地的抗虫水稻种和玉米种已经筛选完毕,这次经历噬粒变异体后,抗虫性又提高了,明年推广到所有据点,就能从根本上减少虫灾;而且我们还在培育‘早熟灌浆品种’,以后能提前五天完成灌浆,避开部分虫灾高发期!”
夜色渐深,食堂里的谈笑声渐渐散去,队员们三三两两地离开,手里还揣着没吃完的玉米棒。林墨站在食堂门口,看着远处的田野,月光洒在沉甸甸的稻穗和玉米果穗上,泛着淡淡的银光,籽粒探测杀虫仪和气流过滤网在月光下安静地矗立,像一群守护着丰收的卫士。
他知道,联盟的路还很长,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变异体、新的挑战,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依靠智慧和双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些在灌浆期坚守下来的作物,不仅是粮食的希望,更是联盟团结与智慧的见证——它们在末日的废土上扎根、生长,用饱满的籽粒诉说着人类重建家园的决心。黎明联盟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人类用坚韧和协作,一点点点亮丰收的光芒,终会让文明的火种,在这片土地上永远燃烧。
喜欢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