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冷笑一声:“嫌贵?嫌贵就别买!整个长安就我们家有丝绸,你不买,你女儿就穿粗布嫁衣!”
妇人没办法,只能咬着牙买了一匹。走的时候,她对着商铺的门吐了口唾沫:“杨国忠不得好死!垄断丝绸,赚这种黑心钱,早晚要遭报应!”
钱紧听见这话,心里一惊,赶紧劝老板:“老板,别和百姓置气,要是传出去,对中丞不好。”
老板满不在乎:“传出去又怎么样?中丞有贵妃撑腰,陛下都护着他,百姓再骂,还能翻天不成?”
可钱紧没想到,百姓的怨气真的快“翻天”了。这年夏天,关中闹旱灾,粮食减产,杨国忠却还在按低价收购粮食,再高价卖出。长安城里的粮价涨到了每石八百文,很多百姓买不起粮,只能啃树皮、吃草根。
有一天,钱紧出去买东西,见一群百姓围在杨府门口,举着牌子喊:“杨国忠还我粮食!”“打倒奸相!”杨府的差役拿着鞭子驱赶百姓,可百姓越聚越多,场面越来越乱。
钱紧赶紧跑回府里禀报杨国忠。杨国忠正在和虢国夫人喝酒,听了禀报,根本不当回事:“一群刁民,不用管他们。让京兆尹派军队来,把他们驱散就行了。”
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穿着绫罗绸缎,手里把玩着一颗夜明珠,笑着说:“堂兄,你就是太仁慈了。要是我,直接把带头的抓起来杀了,看谁还敢闹。”
杨国忠哈哈一笑:“还是妹妹说得对。不过现在还不是杀人的时候,等过几天,我让人把粮食价格降一点,再放些粮食出来赈灾,百姓就会感恩戴德了。”
钱紧站在旁边,心里彻底凉了。他原以为,杨国忠只是贪财,可现在看来,他根本不在乎百姓的死活。在他眼里,百姓的怨气不过是小事,只要用权力和小恩小惠就能摆平。
可他不知道,百姓的怨气就像堆在干柴上的火星,只要一点导火索,就能燃起熊熊大火。而这根导火索,很快就要来了——镇守范阳的安禄山,早就看不惯杨国忠的所作所为,正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推翻这个由财富和权力堆砌起来的杨氏家族。
天宝八载秋,杨国忠升任宰相,兼领度支、租庸、盐铁等多个要职,权力达到顶峰。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插家族亲信,构建一个覆盖全国的“杨氏利益网”。钱紧因为办事机灵,被调到杨国忠的书房当差,每天跟着杨国忠处理政务,亲眼见证了这个利益网如何一步步成型。
“钱紧,把这份任命状送到户部去。”杨国忠扔给钱紧一份文书,“让吏部尽快下文,任命杨铦为户部侍郎,负责全国租税统计。”
杨铦是杨国忠的兄长,以前只是个闲散官员,连账本都看不懂。钱紧忍不住问:“中丞,杨大人不懂租税,能胜任户部侍郎吗?”
杨国忠嗤笑一声:“要他懂什么租税?我要的是让他盯着户部的账本,确保各地上缴的租税,一半进国库,一半进咱们杨家的腰包。他是我兄长,我信得过他。”
没过几天,杨国忠又任命弟弟杨锜为蜀郡盐铁使,掌控蜀中盐铁资源。蜀中是大唐的盐铁重镇,盐利占全国三分之一。杨锜到任后,立刻下了命令:蜀中所有盐井、铁矿,全部由杨家经营,私人盐商一律禁止售卖食盐,违者斩。
钱紧跟着杨国忠去蜀中视察盐场,见盐工们顶着烈日晒盐,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可他们每天只能得到两文钱的工钱。盐场的管事是杨国忠的亲信,笑着对杨国忠说:“中丞,现在蜀中食盐按每斤二十文售卖,成本才五文,每斤能赚十五文。每月能卖十万斤,赚一百五十万文!”
杨国忠满意地点头,走到盐工身边,拍了拍一个老盐工的肩膀:“好好干,跟着我,以后有你们好日子过。”
老盐工抬起头,脸上满是皱纹,眼神麻木:“大人,我们每天干十二个时辰,才两文钱,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好日子?”
杨国忠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转身对管事说:“以后再敢让这种刁民说话,就把他赶出盐场!”
管事连忙点头:“是是是,中丞放心,我这就把他赶走。”
钱紧看着老盐工被差役拉走,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起自己家乡的爹娘,要是他们也像老盐工这样辛苦干活,却赚不到钱,该怎么办?
除了盐铁,杨国忠还把目光投向了江淮漕运。江淮是大唐的粮仓,每年通过漕运运到长安的粮食占全国的一半。杨国忠任命自己的女婿崔峋为江淮转运使,掌控漕运大权。崔峋到任后,立刻提高漕运费用,商船每运一石粮食,就要交十文“管理费”;同时,他还让杨家的商船垄断漕运,禁止私人商船运送粮食和货物。
钱紧跟着崔峋去江淮视察漕运,见运河上全是杨家的商船,插着“杨”字大旗,浩浩荡荡。私人商船只能停在岸边,船主们愁眉苦脸地坐在船头。
“崔大人,我们已经半个月没生意了,再这样下去,我们就要破产了!”一个船主上前求情,“您能不能让我们也运点粮食?我们愿意交管理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搞钱传奇请大家收藏:(m.20xs.org)搞钱传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