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海防民生
洪武二年十二月初的宁波港,寒风裹着海腥味,却挡不住码头的热闹 —— 萨琳娜带着三艘 “巡海快船” 刚靠岸,渔民们就围着船抛来鲜鱼,老郑阿福更是扛着袋干贝爬上甲板:“萨大人,这是俺们渔民攒的,给水师兄弟们补身子!自从你们按月巡海,俺们去远海捕鱼都敢往深处走了,上个月单艘船就多捕了两石鱼!”
萨琳娜接过干贝,指着船舷上新装的 “了望灯”:“这是李木匠改的,夜里能照三里远,遇着暗礁或可疑船只,老远就能看见。往后巡海,不仅护着你们捕鱼,还能帮商队盯梢 —— 昨日就护着三艘江南丝绸船,顺顺利利到了泉州。”
正说着,惠民医馆的陈三姑提着药箱赶来,身后跟着两个医女,药箱里装着治风寒的草药:“萨大人,天凉了,水师兄弟们在海上容易受凉,这些草药你们带上,熬水喝能驱寒。渔民们还说,要是船上有人受伤,随时能去医馆,俺们留着专门的‘水师病房’。”
萨琳娜刚要道谢,就见苏琬琬的信使策马奔来,递上封急信:“萨大人,苏大人让您留意 —— 有西域商队说,近日有不明船只在泉州外海徘徊,像是倭寇残余,让水师加派巡海频次。”
“知道了。” 萨琳娜立刻召集副将,指着海图上的泉州海域:“明日起,派两艘快船去泉州外海巡护,再让郑伯带几艘渔船当向导,熟悉那里的暗礁区。记住,巡海不光是抓倭寇,还要帮渔民标记新的渔区,帮商队避开险滩 —— 水师是百姓的‘海上屏障’,不是光会打仗的。”
副将领命而去,郑阿福却拉着萨琳娜的袖子:“萨大人,俺们渔民也能帮着巡海!夜里渔船点亮灯笼,连成线就是‘信号阵’,要是见着可疑船,就灭三盏灯,你们远远就能看见。”
萨琳娜眼睛一亮,当即和郑阿福定了 “渔警联动” 的法子 —— 渔民按海域分组,每组选一艘 “哨船”,船尾挂三色灯笼,遇敌则变灯;水师快船按灯号驰援,既省巡海人力,又能让渔民参与护海。
三日后,泉州外海果然发现三艘倭寇小船,渔民哨船立刻变灯,水师快船半个时辰就赶到,当场缴获倭寇抢来的两船海盐。被救的盐商握着萨琳娜的手道谢:“多亏你们来得快,不然俺这船盐就没了!往后走海,见着大明的巡海船,心里就踏实。”
消息传到开封时,赵正正在看苏琬琬递来的《海防民生册》—— 上面记着 “水师巡海两月,护渔船百艘、商队二十支,渔民渔获增三成,商队损耗减四成”。他提笔在册上批道:“海防不是孤立的,要和民生拧成一股绳 —— 水师护着百姓,百姓帮着水师,这海疆才能真安稳。”
腊月中旬的宁波港,渔民们和水师将士一起搭起了 “海护棚”,棚里摆着渔民捐的干鱼、医馆送的草药、匠坊打的修船工具。萨琳娜站在棚前,望着远处巡海快船的帆影,忽然觉得,这棚子比战船更像 “海防的根基”—— 里面装着的,是百姓和水师的心连着心的暖意。
(第三百二十九章 完)
喜欢雪月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雪月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