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子时而精准捕捉,时而迷茫念错;小栗子笔下时而流畅如飞,时而卡壳凝滞;小榛子的画功时而在线,时而抽象得令人费解。
预备役的成员们在一旁观摩学习,时不时交头接耳,发出窃窃私语。
“你看小豆子公公,念到那句‘伏惟圣鉴’的时候,舌头打结了三回!”
“小栗子公公手速是真快,就是这字…跟鬼画符似的,比我爷爷的风湿腿还抖。”
“小榛子公公画的这个小房子…是表示‘府库空虚’?我怎么看着像茅厕…”
旧档库里弥漫着一股紧张又有点滑稽的气氛。空气中混合着纸墨香、浆糊味,还有小太监们因为紧张而渗出的细微汗味。
江屿白穿梭在三张桌子之间,像个监工头子,时而鼓励,时而指导,时而看着那些奇葩摘要签捂嘴偷笑。
“小豆子!这份是请求拨款修桥的,重点在‘桥塌了’和‘要钱五千两’,前面那些‘沐浴皇恩’的可以跳过!”
“小栗子!记重点!别把‘疑似’写成‘一口’!一字之差,要出人命的!”
“小榛子!画得不错!这个钱袋子很形象!就是…怎么漏了个洞还在掉铜板?哦…表示知府大人贪墨啊…理解到位!”
福顺则在一旁,时不时端起茶杯抿一口,眼神却时刻关注着流水线的产出质量,看到实在不像话的,就悄悄抽出来,塞到待处理的那一摞下面,准备等会儿让江屿白“回炉重造”。
不知不觉,一个下午过去了。
桌角已经堆起了一小摞贴好彩色摘要签的奏折。红的绿的黄的橙的,配上或工整或潦草的字迹,以及那些抽象派灵魂画作,看上去就像一堆打了补丁的华丽礼盒,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混搭风。
江屿白拿起最上面一份,摘要签上画着个旋风图案,旁边写着“东县妖风,掀瓦无数,求银八百两修房顶”。
“完美!”他自我陶醉了一下,随即大手一挥,“收工!今天战绩斐然!各位辛苦了!明天咱们继续优化流程,提升效率!”
三个小太监累得几乎虚脱,小豆子嗓子有点哑,小栗子手腕酸疼,小榛子指尖的红肿似乎又加重了些。但看着那堆他们亲手加工过的奏折,心里又隐隐有一丝奇妙的成就感。
福顺看着那堆五彩斑斓的奏折山,胖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他指挥着小太监们将这些“成果”仔细装箱,准备送往御书房。
“江大人,”福顺临走前,压低声音对江屿白说,“咱家这就给陛下送去了。您这法子…新颖是新颖,就是…陛下那儿…”
“放心!”江屿白拍着胸脯,“保证让陛下眼前一亮,烦恼全消!”
福顺点点头,带着一箱“摘要签奏折”和一丝忐忑,往御书房去了。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
赵衍正对着一份写得密不透风、言之无物的请安折子运气,朱笔捏得紧紧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这些废话连篇的折子,看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恨不得把写折子的人拎过来,让他亲自尝尝这裹脚布的滋味。
“陛下,”福顺小心翼翼地声音在门口响起,“江大人那边…摘要流水线的…第一批成果…送来了。”
赵衍抬起头,揉了揉发胀的额角,语气带着一丝疲惫和怀疑:“哦?弄好了?抬进来朕瞧瞧。”他实在无法想象,没有那“板砖神器”扫描归档,江屿白能搞出什么名堂。难道真靠那三个被周墨宣训得傻乎乎的小太监?
两个小太监抬着一个木箱子进来,放在地上。福顺亲自打开箱盖。
瞬间,一片五彩斑斓、贴满了各色小纸条的奏折山,映入赵衍的眼帘。
那景象…着实有些冲击力。
原本庄重肃穆的奏折封面,此刻像是被一群顽童用彩色纸片和蹩脚画作袭击过,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热闹和…混乱?
赵衍的眉头挑了一下,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中带着几分好奇和审视。他随手拿起最上面一份。
绿色摘要签,上面工整地写着“南春耕,需粮种三千石”,旁边画着一株…嗯…姑且认为是稻穗的植物。
“嗯。”赵衍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放下,又拿起一份。
橙色摘要签:“边扰,敌约五百,斩十?,请功。”旁边是一把豁了口的小刀图案。
“约五百?斩十?”赵衍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这问号和破刀…是何意?让朕猜谜吗?”
福顺赶紧躬身解释:“回陛下,这是表示边境军情尚未完全核实,数字存疑。江大人说,这体现了…呃…严谨的态度。”
赵衍没说话,又拿起一份黄色的。
“劾林知府,贪,欺民,告无门。”旁边是一个气鼓鼓的包子脸打叉图。
看着那个滑稽的包子脸,赵衍紧绷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但很快又压了下去。“胡闹。”他低声说了一句,但手指却在那包子脸上轻轻点了一下。
他继续翻看。
“东县妖风,掀瓦无数,求银八百两修房顶”——配旋风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