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韵堂的雨后总带着股草木的清润气 —— 院角的石磨缝里钻出了新的青苔,被雨水泡得润绿,董晓前几天摘的桃花瓣铺在窗台上,沾着细碎的水珠,像撒了层水晶。窗台上的桃核苗长得愈发挺拔,翠绿的叶片上挂着雨珠,折射着脉气灯碎片的光,泛着细碎的七彩。而这七彩光,今早却透着点温润的淡金,光纹在玉河故道 “古河道中段” 位置轻轻凝住,连沈墨怀中的星槎引,杖尖都带着点柔和的震颤,与老周一早踩着湿泥赶来时的兴奋模样正好对上:“沈师傅!大发现!大雨冲开了河道边的土坡,露出了一块老石碑!碑上刻着字,还泛着淡淡的光,看着就不一般!”
“老石碑?” 沈墨心里一动,立刻想起《玉河故道志》里的记载 —— 玉河故道中段曾有块 “镇渠碑”,是天工坊当年立的,专门用来稳定河道脉气,后来河道改道,石碑被泥沙掩埋,没想到一场大雨竟把它冲了出来,“碑体完整吗?有没有开裂?”
“完整!就是碑角磕掉了一块,碑面的字被泥沙糊了不少,看不清全貌!” 老周抹了把裤腿上的泥,脸上难掩激动,“我用手扒了点泥沙,看到‘镇渠稳脉’四个字,和志书上写的一模一样!碑下面还压着块青铜垫板,也露出来了,就是有点锈,我没敢乱动,怕把碑弄倒了!”
董晓早就从资料柜里翻出了《玉河故道志》,书页上的镇渠碑插图已经泛黄,碑体呈青灰色,正面刻着 “镇渠稳脉” 四个大字,两侧刻着细密的脉气符文,“沈哥!我查到了!镇渠碑是青石板材质,下面的青铜垫板是‘脉气传导板’,能把碑体的脉气引到河道里,稳定整条玉河的脉气!碑角磕掉的地方正好在符文上,要是不补,脉气会泄漏,河道的脉气会不稳定,说不定还会导致水流晃动!” 她指着插图上的符文位置,“得先用净脉砂溶液清碑面的泥沙,再用青石板粉末混合糯米灰浆补碑角,最后给青铜垫板除锈,涂一层防腐膏,这样碑体的脉气就能正常传导了!”
董雅南也凑过来,翻出相机和无人机,“镇渠碑是玉河故道的核心脉气节点,比连脉石还重要,要是它能恢复作用,玉河的脉气会更稳定,下游的芦苇荡和麦田都会受益。我们得赶紧去,别让村民好奇乱摸,也别让后续的雨水把碑再淹了。”
沈墨点点头,立刻收拾工具:“老周,你先回去,让小分队的人在石碑周围搭个简易棚子,挡挡雨,别让碑面再沾泥沙;董晓,你带好净脉砂溶液、青石板粉末、糯米灰浆,还有补碑用的细毛刷;董雅南,你负责拍照记录,用无人机拍碑体全貌,再近距离拍碑面的符文,方便后续核对。”
“我这就去!” 老周转身就跑,刚跑两步又回头,“对了!我让老婆子煮了南瓜粥,等下让孩子们送过去,雨后天凉,大家喝点暖身子!”
三人驱车向玉河故道中段出发。车窗外的雨后景象格外清新 —— 玉河故道的水泛着清澈的淡青光,雨后的空气里满是草木和泥土的清香,河道边的芦苇被雨水洗得翠绿,叶片上挂着的雨珠顺着叶尖往下滴;远处的古导流闸护坡上,石笼整齐排列,泛着湿润的光泽,刚种的草籽已经冒出了细小的芽尖。快到古河道中段时,远远就能看到小分队的成员们已经搭好了简易棚子,棚子用竹竿和塑料布搭成,正好罩在石碑上方,几个村民正围着石碑议论,脸上满是好奇。
“沈师傅!你们可来了!” 老周迎上来,领着三人走到棚子下,“你看!就是这块碑!”
沈墨蹲下身,仔细打量镇渠碑 —— 碑体高约两米,宽约一米,青石板材质泛着温润的光,碑角果然磕掉了一块,露出里面的灰白色石芯,碑面的泥沙已经被小分队的人清理了一部分,“镇渠稳脉” 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泛着淡淡的金光,两侧的符文细密如织,部分符文被泥沙覆盖,隐约能看到淡青的脉气在符文里流动,碑下面的青铜垫板果然锈迹斑斑,边缘已经有点变形。
“先清碑面的泥沙!” 沈墨分工,“董晓,你用细毛刷蘸着净脉砂溶液,轻轻刷碑面,别用劲太猛,免得把碑面的字刷掉;老周,你带两个人清理碑周围的泥沙,把青铜垫板完全露出来;董雅南,你用无人机拍碑体的正面、侧面和背面,再拍符文的细节,我用星槎引检测碑体的脉气。”
董晓立刻拿起细毛刷,蘸着净脉砂溶液,小心翼翼地刷碑面 —— 泥沙遇到溶液,慢慢软化,顺着碑面往下淌,露出更多的符文,“沈哥!你看!这些符文和连脉石上的符文是同一种!都是‘脉气稳流符’,能让河道的水不晃,脉气不泄漏!”
沈墨握着星槎引,将杖尖轻轻贴在碑体上 —— 星槎引立刻泛出淡青的光,杖身的震颤越来越明显,“碑体的脉气浓度 60%,比正常的 80% 低了不少,主要是碑角的符文破损,还有青铜垫板锈迹影响了传导。等清完泥沙、补好碑角,脉气应该能升上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