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叔现场演示饵料制作步骤:
食材准备:莲子粉 25 克、荷叶碎 15 克、荷花花粉 5 克、温水 25 毫升(水温 30℃左右,太高会破坏花粉营养);
混合搅拌:先将莲子粉和荷叶碎混合均匀,加入荷花花粉,轻轻搅拌 1 分钟,避免花粉结块;
揉制成团:慢慢加入温水,边加边揉,直到饵料软硬适中(像耳垂硬度),静置 5 分钟,让食材充分融合;
成型挂钩:将饵料分成 10 克左右的小团,挂钩时轻轻捏紧,露出钩尖 1 毫米,方便鱼类咬钩。
“大家注意,荷花花粉要选盛花期的,香味更浓,诱鱼效果更好,” 赵叔一边揉饵料,一边提醒,“而且不能加太多,5 克就够了,太多会吸引杂鱼,反而影响钓获。”
老师们和钓友们纷纷上前尝试制作。刘老师跟着步骤揉饵料,虽然第一次做的饵料有点散,却依旧很开心:“这个饵料制作很简单,材料也容易找,以后可以让学生在劳动课上做,既学了技能,又懂了生态保护。”
饵料推广会还设置了 “饵料效果测试区”,赵叔和几位钓友现场演示钓鱼,用优化后的夏季生态饵料,15 分钟内钓上 3 条鲫鱼,没有一条杂鱼。“大家看,这就是生态饵料的优势,” 赵叔举着钓上的鲫鱼,“只吸引目标鱼,不吸引杂鱼,既提高钓获效率,又保护水生态,一举两得。”
推广会最后,各社区和学校与江湾生态保护联盟签订了 “生态饵料推广协议”,江湾将免费提供饵料配方和技术指导,帮助各社区建立饵料制作示范点,学校则将饵料制作纳入劳动课或科学课,推广生态钓鱼理念。
第三环节:跨社区研学成果展参观
上午十二点,成果展参观正式开始。成果展分为三个展区,由各社区的观测队员担任讲解员,引导老师们和居民参观。
展区 1:观测记录区
这里展示了五个社区的观测记录本、水下观测视频和数据图表。东社区的小宇作为讲解员,指着自己的观测记录说:“刘老师,您看,这是我记录的花粉密度与鱼类数量,每天上午九点准时记录,连续记录了 30 天,发现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一样的,这就是共生关系的证据!”
刘老师接过记录本,看到上面画满了小鱼和荷花的简笔画,还有详细的数字记录,不禁称赞:“小宇记录得真认真,不仅有数据,还有图画,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很适合小学生学习,以后我要让学生也这样记录校园生态。”
展区里还播放着夜间鱼类行为的视频,红光手电筒下,鱼类在荷叶根附近缓慢游动,偶尔啄食掉落的残叶。中社区的小雅讲解:“夜间鱼类很胆小,用白光手电筒会吓跑它们,红光不会,所以我们夜间观测都用红光,这也是保护鱼类的一种方式。”
展区 2:饵料样品区
这里展示了夏季生态饵料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还有不同阶段的饵料状态照片(比如 30℃下 1 小时、2 小时的状态)。北社区的小浩拿着饵料样品,向老师们介绍:“这是加了莲子粉的饵料,您摸一下,很有弹性,不容易散;这是没加莲子粉的,一捏就散,高温下更容易融化,所以莲子粉很重要。”
老师们纷纷触摸样品,感受不同饵料的质地。来自区第一小学的王老师说:“这个对比很直观,学生一看就知道为什么要加莲子粉,以后可以让学生做对比实验,自己探索食材的作用。”
展区里还设置了 “饵料降解测试” 展示柜,里面放着浸泡 12 小时、24 小时的饵料,旁边贴着水质检测试纸。南社区的小美讲解:“您看,24 小时后的饵料基本降解完了,试纸还是蓝色,说明水质没变化;要是加了化学香精的饵料,试纸会变成黄色,水质就偏酸了,污染水。”
展区 3:学生作品区
这里展示了学生们的生态绘画、观察日记和手抄报。东社区的朵朵展示了自己的绘画作品《荷花塘的一天》,画里有荷花、鲫鱼、白鹭,还有正在观测的队员:“这是我画的早上,白鹭在捕食;这是中午,鲫鱼在吃花粉;这是晚上,鱼类在休息,我想把荷花塘的生态都画下来。”
中社区的浩浩展示了自己的手抄报《生态小知识》,上面写着 “荷花花粉能吸引鲫鱼”“荷叶残体不污染水”“水鸟是生态小帮手” 等知识点,还用彩色笔做了标注:“我想把江湾的生态知识告诉更多同学,让他们也来江湾观察,保护江湾。”
老师们被学生们的作品打动,纷纷拍照记录。刘老师说:“这些作品充满童真,又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知识,我们可以在学校办一个‘江湾生态作品展’,让更多学生了解江湾,爱上生态保护。”
中午一点,成果展参观暂停,大家在观景平台旁的凉亭里吃午饭。王奶奶带来的红枣小米粥和茶叶蛋很受欢迎,老师们和观测队员们一边吃,一边交流上午的收获 —— 有的老师讨论如何开发校园生态课程,有的队员分享观测经验,张教授则在旁边整理数据,偶尔加入讨论,给出专业建议。
下午两点,活动进入最后环节 ——“江湾生态研学基地合作签约仪式”。江湾生态保护联盟分别与周边五所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约定:
课程合作:共同开发 “江湾生态观测”“生态饵料制作” 等课程,每学期组织 2 次研学活动;
师资培训:江湾的观测队员和张教授团队,为学校老师提供生态观测和教学培训;
成果共享: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校园生态观测,成果与江湾共享,互相学习;
公益活动:联合开展 “生态保护公益日” 活动,比如清理江湾垃圾、种植水生植物等。
签约仪式后,各社区还评选出了 “江湾生态观测示范社区”,北社区凭借完整的夜间观测数据和优秀的饵料优化成果,获得这一称号。赵叔接过奖牌,激动地说:“谢谢大家的认可,以后我们会继续做好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江湾钓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