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冬,太行山南麓的潞州城在狂风中瑟瑟发抖,宛如一座被战争洗礼后的废墟。盗匪的肆虐,让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满目疮痍。断壁残垣在寒风中摇摇欲坠,烧焦的梁柱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街道上堆满了破碎的砖瓦和烧焦的木材,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苦难。百姓们在这片废墟中艰难求生,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恐惧与绝望。
李瑁站在潞州城的中心,望着眼前的惨状,心中沉甸甸的。身旁的铁剑门掌事王猛,一脸愤慨,紧握的拳头关节泛白:“盟主,您下令吧!咱铁剑门弟子向来不畏艰难,抡起锤子,定能把这潞州城重新建好!”
李瑁神色凝重地点点头,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四周,说道:“先集中力量修复城西的民居,那里受灾最为严重。苏婉,你带领百草堂弟子迅速在城隍庙设立义诊点,务必照顾好每一位受伤的百姓。文宣部即刻在城中各处张贴告示,告知百姓我们的重建计划以及义诊的消息。”
苏婉领命后,立刻带着百草堂弟子们在城隍庙内忙碌起来。她们迅速地摆放桌椅,将各类草药整齐地陈列在案台上,安置好医疗器具。不一会儿,城隍庙内便挤满了受伤的百姓。苏婉亲自为一位手臂骨折的老人诊治,她的手法娴熟而轻柔,一边小心翼翼地为老人复位,一边耐心地叮嘱身边的弟子:“多留意百姓们的伤势,动作一定要稳、要轻,他们已经遭受了太多的痛苦。”
与此同时,铁剑门弟子们士气高昂地分成几个小队。一队全力清理废墟,他们如同勤劳的蚂蚁,将破碎的砖石一块块搬走,为重建腾出空间;一队则奔赴山林砍伐木材,整齐的步伐和有力的号子声响彻山谷;还有一队熟练地搭建起简易房屋框架,手中的工具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与他们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相互辉映。城西一带,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激昂的重建乐章。
护民部弟子们也丝毫不敢懈怠,他们骑着马在城中各处巡逻。赵青一马当先,神情严肃地对身旁的弟子们说道:“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来!重建物资绝不能有任何闪失,绝不能让百姓再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然而,江湖联盟在潞州全心全意投入重建的行动,却在朝堂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一些官僚在朝堂之上交头接耳,对江湖联盟的行为提出了尖锐的质疑。一位身着绯袍的官员,眉头紧皱,向坐在龙椅上的李隆基进谏:“陛下,江湖联盟此次在潞州的所作所为,表面上是协助地方重建,但其背后的真实意图着实令人担忧。他们借此机会大肆扩大自身影响力,长此以往,恐对朝廷权威构成严重威胁,还望陛下明察!”
另一位官员也赶忙附和道:“是啊,陛下!江湖联盟此举已然逾越了江湖的本分,若不加以制止,朝廷的威严将荡然无存!”
李隆基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江湖联盟在平定盗匪一事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些官僚的担忧也并非毫无道理。江湖与朝堂的关系向来微妙复杂,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李瑁得知朝堂上的这些议论后,深知此事刻不容缓,必须立即妥善解决。他日夜兼程赶回长安,进宫求见李隆基。在大明宫的偏殿,李瑁恭敬地行了大礼,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江湖联盟此次在潞州协助重建,纯粹是出于一片赤诚之心,绝无任何私心杂念。潞州经盗匪的残酷洗劫,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地方官府人力物力有限,若不及时伸出援手,恐生大乱,进而危及大唐的根基。江湖联盟各门派虽不在朝廷编制之内,但向来心怀侠义,一心只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祉。”
说罢,李瑁从袖中取出精心准备的册子,双手呈上:“陛下,这是潞州重建的详细计划以及目前的进展情况。我们组织擅长土木建筑的门派全力修复房屋与公共设施,精通医术的门派积极设立义诊点,一切行动皆以地方稳定和民生恢复为首要目标。”
李隆基接过册子,认真翻阅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神色逐渐缓和。李瑁见状,继续诚恳地说道:“为消除朝堂的疑虑,儿臣已主动邀请部分官员参与重建监督工作,确保我们的行动公正透明,绝无任何越界之举。江湖联盟一心为朝廷效力,愿与朝堂携手并肩,共同维护大唐的太平盛世。”
李隆基思索良久,缓缓开口道:“你能如此深明大义,朕心甚慰。朕亦明白,江湖联盟此次行动对地方稳定确有显着成效。但你需时刻牢记,江湖与朝堂皆为朝廷的重要支撑,应各司其职,不可肆意越界。”
李瑁赶忙躬身道:“陛下教诲,儿臣铭记于心。江湖联盟定当恪守本分,永远为陛下尽忠,为百姓尽责。”
李隆基点头,下旨嘉奖江湖联盟的行动,并派遣几位朝堂官员随李瑁一同返回潞州,参与重建监督工作。
与此同时,在宫中的杨玉环听闻潞州的悲惨状况后,心急如焚。她凭借自己在宫廷中的影响力,四处奔走,为灾区争取到了大量的物资援助。她精心挑选了宫中上等的绸缎、充足的粮食和珍贵的药材,装满了数十辆马车,马不停蹄地送往潞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