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啥地方?”穿越者青林嗓子干得冒烟,一开口才发现声音变了,有点像没长开的少年,还带着点沙砾感。
“还能是啥地方?陈留县外头的破庙呗。”汉子把碗往他面前递了递,“昨儿个在道边上捡着你,浑身是土,还当是哪个地主家扔的病秧子。”
青林没接碗,脑子里跟塞了团乱麻似的。陈留县?
这地名听着耳熟,好像高中历史老师提过。
他抬手摸脸,光溜溜的没胡茬,再看自己的手,细瘦是细瘦,可掌心没他常年握试管磨出的茧子——这压根不是他的手。
“现在……是哪年?”
汉子咧嘴笑,露出两排黄牙:“你这小子睡糊涂了?熙宁二年啊。”
熙宁二年。
青林感觉后脑勺“嗡”地一下,像是被重锤又补了一下。
熙宁二年,北宋,1069年。他上学时背过,这年王安石刚当上宰相,正准备搞那场闹得鸡飞狗跳的变法。
他一个21世纪的理科生,居然一头扎进了王安石变法的漩涡里?
“你咋不说话?”汉子伸手要摸他额头,“没发烧啊。”
青林一把扒开他的手,猛地坐起来,土炕发出“吱呀”的惨叫。他环顾四周,破庙的墙到处是窟窿,风一吹呜呜叫,墙角堆着些干草,几个乞丐似的人缩在那儿,直勾勾盯着他。
“我……我得出去看看。”青林掀开薄被,脚刚沾地就打晃,这身子虚得像根蔫黄瓜。
汉子赶紧扶住他:“你这身子骨出去干啥?外头正乱着呢,听说京里新上台的王相公要搞啥新法,县里官老爷忙得脚不沾地,到处抓人去修河。”
王相公?王安石!
青林心脏“咚咚”狂跳,跟揣了只兔子。别人穿越不是当皇帝就是遇大侠,他倒好,直接掉进历史上最出名的改革现场。
“我要去京城。”青林脱口而出。他学理科的,历史不算顶呱呱,但也知道王安石变法吵得有多凶。新法到底是救老百姓还是坑老百姓?史书上的字冷冰冰的,他突然想亲眼瞅瞅。
汉子眼睛瞪得像铜铃:“去京城?你知道京城多远?就你这身子,走一半就得埋土里。”
“我有办法。”青林嘴上硬气,心里却直发虚。他摸遍全身,除了件粗布衣,啥都没有。身份证、手机、钱包,全成了穿越前的回忆。
正犯愁呢,庙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还有人扯着嗓子喊:“都出来都出来!县太爷有令,招募民夫去京城修水利,管饭,还给钱!”
汉子眼睛一亮,拽着青林就往外跑:“机会来了!”
青林被他拽得踉跄,跑到庙门口。几个穿差役服的骑在马上,旁边停辆马车,车辕上插面旗,写着个“王”字。
“王?”青林心里一动。
“这是王相公派来的人!”旁边有人小声嘀咕,“听说王相公要在京城周边修水渠,让老百姓有水浇地,不用再靠老天爷赏饭吃。”
差役开始登记名字,汉子赶紧报:“李狗剩!”又指青林,“这是我兄弟,青林。”
登记的小吏抬头瞅了青林一眼:“身子骨顶用?”
“顶用!咋不顶用!”李狗剩拍着胸脯,“我兄弟壮着呢,就是前几天受了点风寒。”
小吏没再问,在册子上画了两个圈,扔过来两个窝窝头:“今儿先垫垫,明儿一早出发。”
青林捏着硬邦邦的窝窝头,瞅着那面“王”字旗,突然觉得这穿越好像也不算太糟。至少,他离那个历史课本上的王安石,近了一步。
去京城的路走了整整半个月。
青林算见识了啥叫“行路难”。没有柏油路,没有汽车,全靠两条腿丈量土地。天不亮就动身,太阳落山才歇脚,晚上就挤在路边破庙或草棚里。
李狗剩是个话痨,一路走一路叨叨。他说自己是陈留县的农户,去年遭了灾,地里颗粒无收,官府还照样催税,没辙才出来讨活路。
“听说这新法不赖,”李狗剩啃着窝窝头,含糊不清地说,“能给咱们农户借钱,还不用还那么多利息。以前借地主的钱,利滚利,一年就把人逼死。”
青林没搭话,他想起历史课上学的“青苗法”,好像就是官府给农民放贷。但后来好像出了岔子,说是官府逼着农民借钱,利息比地主还黑。
“也有人说不好,”另一个民夫接话,“前儿个路过张家庄,听说那里的里正挨家挨户逼着借钱,不借就打人。”
“那是里正不是东西!”李狗剩急了,“王相公的法子肯定是好的,就是下面人乱搞。”
青林听着他们吵,心里犯嘀咕。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好的政策,到了下面执行,会不会变味儿?
走了十几天,终于远远望见京城的影子。城墙高得插云霄,青砖墙上爬满青苔,城门处人挤人车挨车,比他想象中热闹十倍。
进了城,青林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直咂舌。宽宽的街道两旁全是铺子,绸缎庄、酒楼、茶馆,吆喝声此起彼伏。穿长衫的读书人、挑担子的小贩、骑马的官员,挤得摩肩接踵。这就是北宋的都城汴京?果然名不虚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未来星空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