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搜谐单于准备来汉朝朝见,还没进入边塞就病死了。他的弟弟且莫车继位,称车牙若鞮单于,封囊知牙斯为左贤王。
北地都尉张放刚上任几个月,又被召回担任侍中。太后给皇帝上书说:“之前说的话还没见成效,富平侯(张放)又回来了,这怎么行!”皇帝道歉说:“我现在就照您说的办!”于是把张放外调为天水属国都尉。同时,任命少府许商、光禄勋师丹为光禄大夫,班伯为水衡都尉,都担任侍中,俸禄都是中二千石。每次皇帝去拜见太后,他们都跟随;国家有重大决策时,皇帝就派他们向公卿大臣传达旨意。皇帝也渐渐厌倦了游玩宴乐,重新开始研习经书,太后对此很满意。
这一年,左将军辛庆忌去世。辛庆忌是国家的勇猛大将,当时天下太平,匈奴和西域各国都亲近归附汉朝,十分敬重他的威望和信誉。
元延二年(庚戌,公元前11年)
春天正月,汉成帝前往甘泉宫,祭祀天神。三月,又到河东祭祀土地神后土。祭祀结束后,他顺路游览龙门,登上历观,又登上华山后才返回。
夏天四月,汉成帝封广陵孝王的儿子刘守为广陵王。
当初,乌孙小昆弥安日被投降的百姓杀害,乌孙国内的翎侯们陷入大乱。汉成帝下诏征召前金城太守段会宗,任命他为左曹、中郎将、光禄大夫,派他去安抚乌孙。段会宗到乌孙后,立安日的弟弟末振将为小昆弥,稳定局势后返回汉朝。当时,乌孙大昆弥雌栗靡勇猛强健,末振将担心被他吞并,就派贵族乌日领假装投降,趁机刺杀了雌栗靡。汉朝想派兵讨伐末振将,但一直未能成行,于是派中郎将段会宗立公主的孙子伊秩靡为大昆弥。过了一段时间,大昆弥伊秩靡和翕侯难栖杀死了末振将,安日的儿子安犁靡继任小昆弥。汉朝遗憾没能亲自诛杀末振将,又派段会宗征调戊己校尉和各国的军队,去诛杀末振将的太子番丘。段会宗担心大军进入乌孙会惊动番丘,让他逃跑了抓不到,就把大军留在垫娄,自己挑选三十名持弩精兵,直接到昆弥所在的地方,把番丘召来,当面斥责末振将的罪行,然后亲手用剑杀死了番丘。他的下属们惊慌失措,骑马逃了回去。小昆弥安犁靡率领几千骑兵包围了段会宗,段会宗向他说明前来诛杀番丘的原因,还说:“现在你们要是杀了我,就像拔掉汉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容易。宛王和郅支单于的头被悬挂在槀街示众,这是乌孙人都知道的事。”安犁靡等人听后信服了,说:“末振将对不起汉朝,杀他儿子是应该的,但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让我给他一顿饭吃再交人呢?”段会宗说:“要是提前告诉你,你把他藏起来,那就是大罪;要是给他吃饱饭再交给我,又会伤害骨肉亲情。所以我没提前说。”安犁靡等人哭着撤兵离开了。段会宗回朝后上奏事情经过,皇帝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和百斤黄金。段会宗因为难栖杀了末振将,上奏请求封难栖为坚守都尉。又责备大禄、大监没有保护好大昆弥雌栗靡,没收了他们的金印、紫绶,换成铜印、墨绶。末振将的弟弟卑爰疐原本参与了谋杀大昆弥的事,他率领八万多人向北归附康居,还打算借康居的兵力吞并两个昆弥的地盘。汉朝又派段会宗和都护孙建合力防备他。
自从乌孙分为大小两个昆弥后,汉朝为此操心费力,几乎没有安宁的日子。这时,康居又派王子到汉朝侍奉皇帝、进献贡品,西域都护郭舜上书说:“以前匈奴强盛,不是因为兼并了乌孙和康居;后来匈奴向汉朝称臣,也不是因为失去了这两个国家。汉朝虽然接受了他们的质子,但这三个国家之间依然相互往来、互通有无,也会互相监视,一有机会就行动。他们联合时不能彼此信任,分开时也不能互相臣服。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汉朝和乌孙联姻,最终也没得到什么好处,反而惹来不少麻烦。不过乌孙已经和汉朝联姻在先,现在又和匈奴一起向汉朝称臣,从道义上不能拒绝他们。但康居骄横狡猾,一直不肯拜见汉朝使者;我们的都护府官吏到了康居,他们让这些官吏坐在乌孙等国使者的下面,国王和贵族自己先吃喝完,才给都护府官吏吃的,故意装作不当回事来向其他国家炫耀。从这些情况来看,他们为什么要派王子来侍奉汉朝呢?不过是想做买卖,用好听的话骗人罢了。匈奴是众多蛮夷中的大国,现在侍奉汉朝十分恭敬;要是听说康居不拜见汉朝使者,恐怕会让单于后悔向汉朝称臣,觉得自己太卑微了。应该把康居的侍子送回去,断绝往来,不再和他们通使,以此彰显汉朝不和无礼的国家交往!”但汉朝考虑到刚刚和康居建立联系,看重远方国家来归附,最终还是采取安抚政策,没有断绝往来。
公元前10年(元延三年)
正月,蜀郡岷山发生山崩,大量土石堵塞长江,导致江水断流三天。大学者刘向听闻后大惊,说:"当年周朝岐山崩塌、河流枯竭,不久周幽王就亡国了。如今汉朝兴起之地也发生同样灾象,加上彗星扫过重要星宿,恐怕天下要大乱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