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汉成帝封赵飞燕的姐夫淳于长为**定陶侯**,显示外戚势力日益膨胀。
三月,成帝前往雍城,祭祀五方天帝,祈求国泰民安。
秋天,成帝为了在匈奴使者面前炫耀,下令征调百姓进终南山捕猎。从陕西到河南,数万人进山围捕熊、虎等猛兽,再用囚车运到长安的**长杨宫射熊馆**。皇帝命人筑起围栏,把野兽放进去,让匈奴人徒手搏斗取乐,自己则在一旁观看。这场闹剧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
公元前9年(元延四年)
正月,成帝照例前往甘泉宫祭天,祈求风调雨顺。
中山王刘兴和定陶王刘欣(成帝的侄子)同时进京朝见。中山王只带了老师,而定陶王却带了**傅、相、中尉**(相当于整个领导班子)。成帝觉得奇怪,问定陶王为何带这么多人,刘欣回答:"按制度,诸侯王进京可以带本国二千石高官随行。"成帝又让他背《诗经》,他对答如流;再问中山王相关法令,他却支支吾吾,连《尚书》都背不全。吃饭时,中山王还笨手笨脚,连袜带都系不好。成帝因此认定定陶王更优秀,开始考虑让他当继承人。
定陶王的祖母傅太后暗中贿赂赵飞燕姐妹和权臣王根。这些人见成帝无子,也想提前巴结未来皇帝,于是纷纷夸赞定陶王,劝成帝立他为太子。
三月,成帝去河东祭祀后土(地神),关东地区突然落下两颗陨石,古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王根推荐亲信**谷永**担任大司农(财政部长)。谷永曾多次上书批评皇帝和后宫,但因依附王氏家族,成帝虽不喜欢他,也只能勉强任用。结果谷永上任一年多就病死了,朝廷连病假都没批,直接免了他的职。
公元前8年(绥和元年)
正月,成帝宣布大赦,试图缓解社会矛盾。
成帝召集大臣商议**立谁为太子**。丞相翟方进、王根等人支持**定陶王**,理由是"兄弟的儿子也算儿子";唯独御史大夫**孔光**坚持按血缘亲疏,认为该立弟弟**中山王**。成帝嫌中山王无能,最终决定立定陶王刘欣为太子,并安抚中山王,加封他舅舅为侯,增加封地三万户。
由于反对皇帝的决定,孔光被降职为廷尉,改由何武接任御史大夫。
朝廷想找商朝王室后裔封赏,但找了半天没找到嫡系。大臣建议干脆封孔子后代(因孔子是商朝贵族后裔),于是成帝封孔吉为殷绍嘉侯,后来晋升为公爵。
三月,成帝又去雍城祭祀五畤,祈求国运长久。
当初,何武担任廷尉的时候,向皇帝建议说:“现在世风日下,朝廷里要处理的事儿又多又杂,现在的宰相能力比不上古时候的,还一个人干着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活儿,这就是政务总搞不好的原因,应该重新设立三公的官职。”汉成帝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这年夏天四月,皇帝把大司马的印绶赐给曲阳侯王根,让他组建自己的下属班子,同时把骠骑将军这个官职给撤了;又把御史大夫何武提拔为大司空,还封他为汜乡侯。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的俸禄都一样,这样就凑齐了三公的架子。
到了秋天八月庚戌日,中山孝王刘兴去世了。
匈奴这边,车牙单于也死了,他弟弟囊知牙斯继位,称为乌珠留若鞮单于。乌珠留单于一上台,就封弟弟乐为左贤王,舆为右贤王。汉朝派中郎将夏侯藩和副校尉韩容出使匈奴。
有人给王根出主意说:“匈奴有一块地凸进汉朝境内,正对着张掖郡,那儿长着特别好的木材,能做箭杆,还有鹫鸟的羽毛。要是咱们把这块地弄过来,边境物资就更丰富了,将军您也能立下流传千古的大功!”王根听了觉得是好事,就跟皇帝说拿下这块地的好处。但皇帝担心直接找单于要地,万一要不回来,既丢面子又损威严。于是王根就把皇帝的意思暗示给夏侯藩,让他以个人建议的名义去跟单于提。夏侯藩到了匈奴,聊天的时候跟单于说:“我看匈奴有块地伸进汉朝张掖郡这边,咱们汉朝在边境设了三个都尉,几百个士兵守在那儿,又冷又苦,天天盯着也累得慌。单于您不如主动上书,把这块地献给汉朝,这样两边都能撤掉都尉和几百士兵,也算是报答天子的恩情,以后肯定有好处!”单于听了问:“这是天子的意思,还是你个人的想法?”夏侯藩回答:“是天子的意思,不过我也是为单于您着想,这是个好主意!”单于说:“这块地是温偶騩王住着呢,具体啥情况、能产啥,我得派人问问。”夏侯藩和韩容先回了汉朝。后来他们又去匈奴,一见面就又提割地的事儿。单于就不高兴了,说:“我们家五代人守着这块地,以前汉朝都没要,怎么到你这儿就非要不可?我问过温偶騩王了,匈奴西边的人搭帐篷、做车,都靠这儿的木材,而且这是我父亲传下来的地,绝对不能丢!”夏侯藩碰了钉子,回朝后被调去当太原太守。单于还专门派使者给汉朝皇帝上书,把夏侯藩要地的事儿说了一遍。皇帝回复单于说:“夏侯藩擅自假传圣旨跟你要地,按律法该判死刑;但赶上两次大赦,就把他调到济南当太守,省得他再跟匈奴打交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