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己亥日,朝廷封济南简王刘错的儿子刘显为济南王。秋天七月庚午日,朝廷任命卫尉来历为车骑将军。八月,鲜卑人侵犯代郡,太守李超在战斗中牺牲。
司隶校尉虞诩到任几个月后,就上奏弹劾太傅冯石、太尉刘熹,把他们都弄下了台。后来,他又弹劾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人,朝廷上下的官员都很怕他,说他做事太苛刻。三公也上奏弹劾他,说:“虞诩在大热天抓了很多无辜的人,成了百姓和官吏的祸患。”虞诩上书为自己辩解:“法律禁令就像是防止社会风气变坏的堤坝,刑罚就像是驾驭百姓的缰绳。现在州里把事情推给郡里,郡里又推给县里,互相推诿,百姓有冤无处申。大家都把圆滑讨好当成贤能,把尽忠职守当成愚蠢。我检举揭发的,都是贪污有罪的人,可三公害怕被我弹劾,就反过来诬陷我。我就算死,也要像史鱼那样,用尸体来进谏!”皇帝看了他的奏章,就不再怪罪他。
中常侍张防仗着皇帝宠信,滥用权力,接受别人请托,还收受贿赂。虞诩调查他的罪行,可奏疏递上去后一直没有回音。虞诩气不过,就自己跑到廷尉那里投案,还上书说:“以前汉安帝重用樊丰,结果朝廷大乱,差点丢了江山。现在张防又在作威作福,国家的大祸恐怕又要来了。我实在不忍心和张防同朝为官,所以把自己关起来向您报告,您可别让我落得像杨震那样的下场啊!”张防知道后,跑到皇帝面前哭哭啼啼,结果虞诩被判到左校去服苦役。张防还想置虞诩于死地,两天之内,就把虞诩轮番送到四个监狱严刑拷打。狱吏劝虞诩自杀算了,虞诩却说:“我宁可被砍头,也要让天下人都知道真相!不明不白地自杀,谁能分得清是非对错?”
这时候,浮阳侯孙程、祝阿侯张贤一起求见皇帝。孙程说:“陛下当初和我们一起发动政变的时候,最痛恨奸臣,知道他们会祸国殃民。可现在您自己却纵容奸臣,这和先帝有什么区别?司隶校尉虞诩一心为陛下尽忠,却被关进监狱;张防的罪行清清楚楚,反而诬陷忠臣。现在有客星守着羽林星,这预示着宫里有奸臣,您应该赶紧把张防抓起来关进监狱,才能消除灾祸。”当时张防就站在皇帝身后,孙程大声呵斥他:“奸臣张防,还不赶紧滚下去!”张防没办法,只好躲到东边的厢房里。孙程又对皇帝说:“陛下赶紧抓张防,别等他去找您奶妈求情!”皇帝就问尚书们的意见,尚书贾朗平时和张防关系好,就替张防说话,诬陷虞诩有罪。皇帝有点拿不定主意,就对孙程说:“你们先出去,我再想想!”
虞诩的儿子虞顗带着一百多个学生,举着写有冤情的旗子,拦住中常侍高梵的车子,磕头磕得头破血流,哭诉虞诩被冤枉的事。高梵进宫把这事告诉了皇帝,张防最终被判流放到边疆,贾朗等六个人,有的被处死,有的被罢官。当天,虞诩就被赦免了。孙程又上书说虞诩立过大功,言辞非常恳切激烈。皇帝被打动了,重新征召虞诩做议郎,没过几天,又提拔他为尚书仆射。虞诩上书推荐议郎左雄,说:“我看现在公卿以下的官员,大多只会随声附和,把笼络人心当成贤能,把尽忠职守当成愚蠢,还互相告诫说‘别太正直,随大流才能有好下场’。但议郎左雄,有臣子尽忠职守的气节,应该把他提拔到重要岗位上,他肯定能帮国家大忙。”于是皇帝任命左雄为尚书。
浮阳侯孙程等人拿着奏章,跑到大殿上争功劳,皇帝很生气。有关部门上奏弹劾说:“孙程等人在朝廷里胡作非为,王国等人都是孙程的同党,他们在京城待得太久,越来越骄横。”皇帝就把孙程等人的官职都免了,把他们的封地都改到偏远的地方,还下令让洛阳令赶紧把这十九个侯爷打发走。司徒掾周举劝司徒朱伥说:“当初要是没有孙程他们,皇帝怎么能当上皇帝?现在朝廷忘了他们的大功劳,只盯着他们的小过错。万一他们在去封地的路上出了事,皇帝肯定会被人说是杀害功臣。趁他们还没走,您赶紧上书劝劝皇帝!”朱伥却说:“现在皇帝正在气头上,我一个人上书,肯定会被治罪的。”周举说:“您都八十多岁了,身居高位,如果现在不忠心报国,只为了保全自己,那还图个啥?就算保住了官职俸禄,也会被人当成奸臣;要是因为进谏获罪,还能留下忠贞的名声。如果您觉得我的话不值得采纳,那我现在就告辞!”朱伥听了,就上书劝谏皇帝,皇帝果然听了他的话。孙程被改封到宜城侯,到了封地后,心里又气又恨,把印绶、符策都退了回去,偷偷跑回京城,在山里躲来躲去。皇帝下诏书把他找回来,恢复了他原来的爵位和封地,还赏赐了车马、衣物,打发他回封地。
冬天十月丁亥日,司空陶敦被免职。朔方以西的边防要塞很多都损坏了,鲜卑人趁机多次侵犯南匈奴。南匈奴单于又担心又害怕,就上书请求朝廷修复要塞。庚寅日,皇帝下诏书:“让黎阳营的士兵到中山北界驻扎;让边境的郡县增加步兵,在要塞下驻扎,练习作战和射箭。”还任命廷尉张皓为司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