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尚书令左雄推荐冀州刺史周举担任尚书。后来左雄升任司隶校尉,推荐前冀州刺史冯直担任将帅。但冯直曾经因为贪污获罪,周举就以此弹劾左雄。左雄辩解道:“诏书让我举荐勇猛的人,又没让我举荐品行高洁的人。”周举反驳:“诏书让你举荐勇猛的人,可没让你举荐贪污的人!”左雄说:“我当初推荐你,真是给自己挖坑!”周举说:“以前赵宣子任命韩厥为司马,韩厥按军法杀了赵宣子的仆人,赵宣子却对大夫们说:‘快恭喜我!我没选错人!’如今您不嫌弃我才能不足,把我推荐到朝廷,我不敢为了讨好您而隐瞒过错,没想到您的想法和赵宣子不一样啊。”左雄听后很高兴,道歉说:“我曾经侍奉过冯直的父亲,和冯直关系也不错,如今你因此弹劾我,确实是我的过错!”天下人因此更加敬重他们。
当时,宦官们都在争着卖官鬻爵、滥用权势,只有大长秋良贺清廉节俭、为人宽厚。皇帝下诏举荐勇猛之士,只有良贺一个人没推荐任何人。皇帝问他原因,良贺回答:“我出身平民,在宫里长大,既没有识别人才的眼光,也没和士大夫们交往过。当年商鞅通过景监见到秦孝公,有见识的人就知道他不会有好下场。现在如果因为我的推荐而得到官职,对被推荐的人来说不是荣耀,而是耻辱,所以我不敢推荐!”皇帝因此更加欣赏他。
冬天十月,烧当羌的那离等人率领三千多骑兵侵犯金城,被校尉马贤打败。
十二月初一,发生日食。
大将军梁商看到小黄门南阳人曹节等宦官在宫里掌握实权,就让儿子梁冀、梁不疑和他们结交。但其他宦官嫉妒梁商一家受宠,反而想陷害他们。中常侍张逵、蘧政、杨定等人和皇帝身边的人合谋,一起诬陷梁商以及中常侍曹腾、孟贲,说:“他们打算征召各位王子,密谋废立皇帝,应该把梁商等人抓起来治罪!”皇帝说:“大将军父子是我的亲信,曹腾、孟贲是我宠信的人,肯定不会有这种事,分明是你们嫉妒他们!”
张逵等人知道皇帝不信他们的话,又怕被追究,就假传圣旨,在宫中逮捕了曹腾、孟贲。皇帝听说后勃然大怒,命令宦官李歙立刻放了曹腾、孟贲,又把张逵等人关进监狱。
永和四年(公元139年)
正月庚辰日,张逵等人被处死。案件牵连到弘农太守张凤、安平相杨皓,二人都被处死。受牵连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在位大臣都被卷入其中。梁商担心冤枉太多人,就上书说:“按照《春秋》的道理,功劳归于主帅,治罪只针对首恶。大案子一办,无辜受牵连的人太多,囚犯长期被关押,小错也会变成大罪,这不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风气,也不利于推行善政、教化百姓。应该尽快结案,别再抓人了。”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只惩处了确实有罪的人。
二月,皇帝任命梁商的小儿子、虎贲中郎将梁不疑为步兵校尉。梁商上书推辞说:“不疑年纪还小,却担任成人才能胜任的职位。当年晏平仲辞掉鄁殿的封地,以此守住财富;公仪休不接受别人送的鱼,以此保住地位。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也希望在圣明的时代守住这份福禄!”于是皇帝改任梁不疑为侍中、奉车都尉。
永和四年(公元139年),这一年一开始就不太平。三月乙亥日,京城发生地震,大地晃动,人心惶惶。
地震的余波还未平息,烧当羌的那离等人又起兵反叛。到了夏天四月癸卯日,护羌校尉马贤奉命出征,他带领军队一路拼杀,最终斩杀那离,还消灭了 1200 多叛军,成功平定叛乱。朝廷为此大赦天下,希望借此安抚人心。
五月戊胡日,皇室这边有了新动静,已故济北惠王刘寿的儿子刘安被封为济北王,又多了一位王爷。可到了秋天八月,太原郡又遭遇旱灾,地里的庄稼都快干死了,百姓生活艰难。
转眼到了永和五年(公元140 年),春天二月戊申日,京城再次地震,仿佛老天在不断发出警示。
这次是南匈奴出了事,句龙王吾斯、车纽等人带头造反,他们一路攻打西河郡,还拉拢右贤王,合起伙来包围美稷城,残忍杀害了朔方、代郡的长官。五月,度辽将军马续和中郎将梁并紧急调遣边境军队,又联合羌、胡等部落,凑了两万多人马发动突袭,暂时把叛军打得七零八落。但吾斯等人不甘心失败,重新集结起来,继续攻打城池,抢夺地盘。
皇帝气得不行,派人去斥责单于。其实单于根本没参与谋反,吓得赶紧摘下帽子,躲进帐篷,又跑到梁并那里磕头谢罪。不巧梁并生病了,被召回京城,五原太守陈龟接替他担任中郎将。陈龟觉得单于管不住手下,竟然强迫单于和他弟弟左贤王自杀,还打算把单于的近亲都迁到内地。这下可好,那些投降的人心里直发毛,不知道朝廷到底要干什么。陈龟也因为这事被关进监狱,丢了官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