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丙申日,兵部尚书任雅相、度支尚书卢承庆一同担任参知政事。卢承庆是卢思道的孙子。
凉州刺史赵持满,力气大且善于射箭,喜好行侠仗义,他的姨母是韩瑗的妻子,舅舅驸马都尉长孙铨是长孙无忌的族弟,长孙铨因长孙无忌案获罪,流放巂州。许敬宗担心赵持满作乱,诬告他与长孙无忌一同谋反,通过驿站征召他到京师,投入监狱,严刑拷打,但赵持满始终没有改口,说:“我可以被杀,但供词不能更改!”官吏无可奈何,只好替他编造供词结案上奏。戊戌日,赵持满被诛杀,尸体陈列在城西,亲戚无人敢去探视。友人王方翼叹息说:“栾布哭祭彭越,是义举;周文王埋葬枯骨,是仁行。在下不失义,在上不失仁,不也是可以的吗!”于是收敛赵持满的尸体并安葬。皇帝得知后,没有治王方翼的罪。王方翼是废后王氏的堂兄。长孙铨抵达流放地后,县令迎合旨意将他杖杀。
六月丁卯日,皇帝下诏将《氏族志》改为《姓氏录》。
起初,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氏族志》,对姓氏的升降取舍,当时被认为恰当。到这时,许敬宗等人因该书没有记载武氏的家族渊源,上奏请求修改,皇帝于是命令礼部郎中礼志约等人分类调整姓氏等级,将皇后家族列为第一等,其余全部按照在唐朝担任官职的高低为标准,共分为九等。于是士兵因军功官至五品的,也被列入士族,当时人称之为“勋格”。
许敬宗商议封禅礼仪,己巳日,上奏说:“请求将高祖、太宗一同配祭昊天上帝,太穆皇后、文德皇后一同配祭皇地只。”皇帝批准了。
秋季七月,皇帝命令御史前往高州追捕长孙恩,前往象州追捕柳奭,前往振州追捕韩瑗,将三人枷锁押解到京师,同时命令州县登记他们的家产。长孙恩是长孙无忌的族弟。
壬寅日,皇帝命令李积、许敬宗、辛茂将与任雅相、卢承庆再次共同复核长孙无忌案。许敬宗又派遣中书舍人袁公瑜等人前往黔州,再次审讯长孙无忌的谋反罪状,抵达后便逼迫长孙无忌自缢身亡。皇帝下诏,柳奭、韩瑗无论抵达何处,立即斩首。使者在象州杀死柳奭。韩瑗已经去世,使者开棺验尸后返回。朝廷没收了长孙无忌、柳奭、韩瑗三家的家产,他们的近亲都被流放到岭南为奴婢。常州刺史长孙祥因与长孙无忌通信获罪,被处绞刑。长孙恩流放檀州。
八月壬子日,任命普州刺史李义府兼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义府显贵后,自称原本出身赵郡李氏,与李氏各支叙论辈分;一些无赖之徒借助他的权势,前来跪拜认作兄叔的人很多。给事中李崇德起初与他同入族谱,等到李义府被贬为普州刺史,便将他从族谱中删除。李义府得知后心怀怨恨,等到再次担任宰相,派人诬陷李崇德有罪,将他投入监狱,李崇德自杀身亡。
乙卯日,长孙氏、柳氏因长孙无忌、柳奭案被贬降的有十三人。高履行被贬为永州刺史。于志宁被贬为荣州刺史,于氏被贬降的有九人。从此朝政大权归于皇后。
九月,皇帝下诏在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北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驹半等国设置一百二十七个州县府。
冬季十月丙午日,太子举行加冠礼,大赦天下。起初,太宗厌恶山东士人自夸门第高贵,通婚时多索取财物,命令修撰《氏族志》时将山东士族的等级一律降一等;王妃、公主的丈夫都从勋臣之家选取,不考虑山东士族。但魏征、房玄龄、李积家都纷纷与山东士族通婚,常常庇护他们,因此山东士族的旧有声望并未减弱,有的一姓之中,又分出某房某眷,地位高低悬殊。李义府为儿子求婚未能如愿,心怀怨恨,因此借着先帝的旨意,劝说皇帝矫正这种弊端。壬戌日,皇帝下诏,后魏陇西人李宝、太原人王琼、荥阳人郑温、范阳人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人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人崔懿、晋赵郡人李楷等人的子孙,不得自行通婚。同时规定天下嫁女收受聘礼的数量,不得收取“陪门财”(门第不对等时,男方给女方的补偿)。但家族声望被时俗推崇,最终无法禁止,有人将女儿偷偷送到夫家,有人女儿年老仍不嫁人,终究不与异姓低门第通婚。那些衰败的家族、被族谱除名、辈分地位低下的人,往往反而自称是“禁婚家”,以此抬高身价。
闰月戊寅日,皇帝从京师出发,命令太子监国。太子对皇帝思念不已,皇帝得知后,立即召他前往行宫。戊戌日,皇帝抵达东都洛阳。
十一月丙午日,任命许圉师为散骑常侍、检校侍中。
戊午日,侍中兼左庶子辛茂将去世。
思结俟斤都曼率领疏勒、朱俱波、谒般陀三国谋反,击败于阗。癸亥日,任命左骁卫大将军苏定方为安抚大使前往讨伐。
任命卢承庆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等人与高丽将领温沙门在横山交战,击败敌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