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温柔地笼罩着周家小院。堂屋里,煤油灯散发出温暖的光芒,将一家人的影子投在土墙上,随着火苗轻轻摇曳。空气中仍弥漫着方才那顿河鲜盛宴的诱人余香——油炸小鱼的酥香、鱼汤的鲜美,夹杂着辣椒和姜蒜的辛香,让人回味无穷。
周振华满足地喝了一口高红梅刚沏好的野菊花茶,清甜微苦的茶汤恰到好处地化解了晚餐的油腻。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家人亲切的面庞:岳父高老汉正慢条斯理地清理着旱烟袋,岳母高大娘手里纳着鞋底,针线在灯光下穿梭;妻子高红梅正细心地收拾着碗筷,嘴角还带着笑意;而妻兄高大壮则靠在椅背上,眯着眼,一副饱足后的惬意模样。
就连趴在门口的大黄和小灰灰,也都心满意足地舔着嘴巴,回味着那难得的美味鱼骨。这一刻的安宁与满足,让周振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带领这个家走向更好生活的决心。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爹,娘,红梅,哥,”他顿了顿,确保大家都看向他,“有件事,我心里琢磨有段时间了,想跟大家商量商量。”
屋内的闲谈声低了下去。高老汉停下手中的动作,抬眼看过来;高大娘放下鞋底;高红梅也停下手里的活计,好奇地望着丈夫;连眯着眼的高大壮也坐直了些。
“啥事啊,振华?你说。”高老汉开口道,声音里带着一家之主的沉稳。
周振华坐正了身体,双手放在桌上,指尖无意识地轻点着桌面,组织着语言:“我是想着,咱们家现在日子是越来越好了,院里吃的喝的都不缺。池塘里的鱼,地里的菜,圈里的鸡,都是咱们勤劳得来的。但光是自给自足,总觉得还差点啥,劲儿还没完全使出来。”
他环视家人,看到他们都在认真倾听,便继续道:“今天清理池塘,捞上来这些鱼,是个意外之喜,也让我更觉得,咱们这院子,这周边的地,潜力还大着呢。咱们有这么好的条件,有劳力,有地方,有经验,不能就这么小打小闹。”
他停顿了一下,看到家人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知道他们都在认真考虑他的话。
“我就想啊,咱们能不能……把规模再弄大一点?”周振华的声音变得更加坚定,“光靠种菜、偶尔捞点鱼,还是零打碎敲。咱得有个能稳定出产,又能慢慢扩大的营生。”
高红梅似乎猜到了点什么,眼睛微微亮起:“你是说……”
“我是想,正儿八经地建个养鸡场。”周振华终于说出了核心想法,语气中充满了决心,“不是现在这样散养十来只鸡,而是建一个像模像样的鸡场,一开始规模不用太大,先养它一两百只,试试水。”
他站起身,走到门口,指向院子东边:“地方我都看好了,就咱家院子东边靠坡那块荒地,平整一下,搭上鸡舍,围起来,地方足够,也通风,离住处有段距离,味儿也影响不到家里。”
回到座位,周振华越说思路越清晰,语速也快了些:“鸡苗咱可以挑好的土鸡种,就用咱家现在这大公鸡和母鸡孵出来的那种,肉质好,下的蛋也香。饲料也好办,咱家自己种的玉米、豆子、青菜,剁碎了拌上麸皮,就是顶好的粮食,比外面买的饲料强百倍。”
他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到时候,鸡蛋、鸡肉,都是紧俏货。咱自己吃不完,可以拿到镇上去卖,肯定好卖。这可比单卖菜来钱稳定,也更实惠。而且,我有把握能把鸡养好。咱家的鸡为啥长得壮实、不爱生病?除了吃得好,我看跟咱这院子里的水土好也有关。咱们好好规划,勤快打理,肯定能成。”
周振华描绘的不仅仅是一个养鸡场的蓝图,更是一个家庭产业发展的希望。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规划和信心,让家人们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屋内安静了片刻,只有煤油灯芯偶尔爆出的轻微噼啪声。
高大壮最先反应过来,他一拍大腿,脸上放出光来,显得极为兴奋:“养鸡场?好主意啊,振华!这可比光种地强!一两百只鸡,那一天得下多少蛋啊!鸡肉就更不用说了!镇上饭馆肯定抢着要!”
他激动地站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鸡群满院的热闹场景:“这活儿我能干!搭鸡舍、搬饲料、清理鸡粪,我都有的是力气!咱家后山有的是竹子木头,鸡舍的材料不用愁!围网子的话,我认识镇上杂货铺的老王,能买到实惠的铁丝网!”
高大壮越说越激动,已经开始规划具体实施了:“还得挖个堆肥坑,鸡粪可是好东西,沤熟了就是上等的肥料,咱家菜地能用,多了还能卖钱呢!”
周振华看着妻兄如此热情,不禁笑了:“哥,你别急,咱们一步步来。你的这些想法都很好,具体实施的时候肯定少不了你出力。”
这时,高大娘开口了,她显得更为务实,微微蹙着眉,盘算着:“建鸡场……这投入可不小啊。买鸡苗、搭棚子、围网子、还有平时喂的粮食,虽说咱自己有种,但规模大了,消耗也吓人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