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分析室内檀香缭绕,李玄策指尖轻叩桌面。
>年轻研究员推眼镜时镜片反光,遮不住眼底忧虑:“边境摩擦指数上升17%,舆论战火药味浓得呛人……”
>藏学专家丹增措姆轻转经筒:“佛经有云,嗔怒是心中火。那边极端派煽动,恰似泼油入灶。”
>李玄策目光扫过卫星图上闪烁的争议区标记:“暗礁已现。我们需借其本土佛光,化戾气为祥云。”
>他提笔写下“阿育王石柱”五字:“让和平教义穿过历史尘埃,照亮人心沟壑。”
岁末的京城,朔风已带上了刀锋般的锐气。李玄策推开那间位于幽静院落深处的战略分析室厚重的木门,一股沉静而略带暖意的气流扑面而来,恰到好处地驱散了门外的严寒。室内光线经过精心设计,不刺眼,却足够明亮,将中央一张巨大的黑胡桃木会议桌映照得温润厚重。空气里,一缕极淡的檀香若有似无地萦绕,不霸道,却像无声的镇纸,压住了所有可能的浮躁。
他走到主位前,并未立刻坐下,目光先落在了长桌尽头那面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屏幕上分割着数块实时画面:边境线巡逻的实时影像带着风雪的颗粒感;南亚邻国某主要城市街头,不同派别的游行队伍隔着军警紧张对峙,标语横幅在风中翻卷,像不安的旗帜;还有复杂的动态图表,一条代表边境摩擦风险的红色曲线正带着不容忽视的陡峭角度,昂头向上攀升。
“李顾问。” 几位早已等候的专家纷纷起身。负责区域安全动态分析的年轻研究员陈明宇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里带着熬夜的疲惫和一丝掩不住的忧虑,镜片反光一闪,像掠过数据的冰冷锋芒。“最新的态势汇总,不太乐观。” 他的声音有些干涩,指尖在面前摊开的平板电脑上滑动,似乎在寻找最有力的表述,“过去一个月,边境摩擦的各类事件统计,同比上升了17%。对方主流媒体和网络空间的涉华舆论……火药味浓得呛人,针对性非常强。”
李玄策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自己则缓步走向窗边。窗外,一株高大的菩提树在冬日的阳光下伸展着遒劲的枝桠,几片顽强的残叶在风中微微颤动。他凝视着那在风中摇摆的树叶,目光深邃。
“不止是摩擦,” 另一位身着挺括军装、肩章显示大校军衔的中年军官秦振刚沉声道,手指重重地点在电子地图上几个闪烁的红点区域,“这些争议区,对方小动作不断,试探底线。部队调动频率异常,后勤补给线也在加强。我们不能不防。”
沉重的气氛像无形的铅块压在会议桌上。这时,一直静坐在角落,身着绛红色藏式僧袍的藏学与佛学专家丹增措姆轻轻拨动了一下手中那柄光泽温润的黄铜转经筒。细微而持续的“嗡”声,像投入静水的小石子,漾开了某种奇异的安宁波纹。她抬起眼,目光平和地扫过众人,声音带着高原阳光般的澄澈与穿透力:“佛经有云,‘嗔怒是心中火,能焚功德林’。那边某些极端派系,如今所做之事,恰似不断泼油入灶,欲将整个国家引向失控的烈焰。” 她顿了顿,看向窗边李玄策的背影,“那火光虽炽,却终究是虚妄的燃烧。他们国内,并非没有清醒和平的声音,并非没有渴望安宁的百姓。佛光,一直都在。”
李玄策终于转过身,暖色的光线勾勒出他沉静如山的轮廓。他走回主位,没有立刻坐下,一只手轻轻搭在冰凉光滑的桌面上,指尖无意识地、带着某种思考韵律地轻叩着。目光再次投向那块巨大的电子屏,扫过卫星图上那些被特意标注放大、如同毒疮般刺眼的争议区标记点。
“暗礁已现。”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了然,“风高浪急,硬碰硬,只会船毁人伤,徒令亲者痛仇者快。”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丹增措姆,微微颔首,仿佛接过了她话语中的那缕佛光,“但我们并非无路可走。既然对方国内有佛光,我们为何不能善加引导?借其本土千年传承的慈悲智慧之光,去化解戾气,驱散阴霾,化戾气为祥云?”
这思路让所有人都是一怔。秦振刚眉头微蹙,军人的本能让他更习惯看得见摸得着的应对方案:“李顾问,宗教信仰的力量固然强大,但如何精准切入?如何确保不被对方曲解甚至利用?”
陈明宇也推了推眼镜,补充道:“而且,对方上层对我们的警惕性极高,任何带有‘文化输出’或‘宗教影响’色彩的动作,都可能被过度解读,适得其反。”
李玄策没有直接回答,他缓缓坐下,目光掠过桌面上散放着的资料——几张高清图片格外醒目:那是南亚邻国几处着名的佛教遗迹,历经风雨沧桑的石雕佛像面容悲悯,巨大的佛塔在阳光下闪耀着亘古的宁静光辉。其中一张,是一座着名的阿育王石柱的局部特写,柱身上古老的铭文虽已斑驳,却依旧传递着跨越时空的威严与和平的谕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兰厌胜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