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四年春分,朱元璋下旨设立“瀛洲布政使司”,下辖近江、关东、关西等十二郡,方鸣谦任布政使,兼水军都督。在瀛洲的土地上,第一所“均平学堂”正式开学,孩子们用中日双语朗读《四民算术》,课本插图是大明的麦穗与瀛洲的樱花。
我站在瀛洲的山顶,看着山下的农田里,农民们用大明的曲辕犁耕种,远处的工坊烟囱冒出青烟。常静徽递来最新的善值流通数据:“瀛洲的农民用粮食兑换善值,可换燧发枪零件、学堂名额,甚至能换去大明太学的资格。”她的算筹在掌心敲出欢快的节奏,“您看,马克思主义的‘联合’,在瀛洲变成了‘善值通两国’。”
深夜,我在瀛洲的工坊里刻下第二行小字:“不是文明需要征服,是公平需要传播。”燧发枪的微光映着这句话,与远处的农田灯火交相辉映。那些曾在课堂上痛陈的殖民悲剧,终将在大明的火铳与犁铧下,变成文明重构的起点。而我知道,当瀛洲的农民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刻下算筹,当大明的匠人能在瀛洲的铁矿前挥锤,这场跨越海洋的制度实验,已在历史长河中激起永不平息的浪潮。
这一夜,我梦见苏维埃大学的全息投影里,近代中国的海防危机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瀛洲岛的稻田与工坊,学生们正在研究“大明瀛洲模式”的经济数据。而我,依然握着那支燧发枪,枪管上的麦穗纹旁,多了朵绽放的樱花——那是公平与文明的共生之花。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