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平二十九年五月五日,汝吉村的晨雾还没散尽,村东的高铁站台就已经挤满了人。青稞地旁的经幡被风拂得哗啦啦响,村民们手里提着竹篮,里面装着刚烤好的青稞饼、封装好的奶酪,还有孩子们画的画——画上是高铁、养殖池和满田的青稞苗,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谢谢朱主事”“谢谢朱议事长”。
我站在站台边,看着次仁村长把一筐土豆往高铁上搬,连忙拦住:“次仁村长,这些土豆你们留着吃,京北什么都有,不用这么客气。”次仁村长却把土豆往我手里塞,眼里满是不舍:“朱议事长,这是咱们村自己种的土豆,面得很,您带回去尝尝,就当记着汝吉村的味道。去年冬天咱们还靠马拉雪橇运土豆,现在高铁都通了,这都是托您和各位大人的福啊!”
旁边的卓玛大姐也凑过来,把一布包青稞饼塞进悦薇手里:“悦薇姑娘,这饼是我早上刚烤的,还热乎着。你在村里跟着我学做饼的样子,我还记得呢!以后回了京北,要是想吃了,就给我发铜铃电话,我给你寄过去!”悦薇接过布包,鼻尖红红的,小声说:“卓玛大姐,我会想你的,也会想汝吉村的青稞饼。”
不远处,李青(礼部侍郎)正蹲在地上,给几个孩子整理衣领,手里还拿着一本歌词本——那是他在村里教孩子们唱的《雪村亮灯歌》,现在要送给孩子们当纪念。“以后要好好读书,”李青摸着最小的洛桑的头,“等你们长大了,也可以去京北看看,看看那里的学堂,看看那里的高铁,要是想唱歌了,就对着雪山唱,老师在京北也能听见。”洛桑抱着歌词本,用力点头:“李老师,我会好好读书,以后也要像您一样,教其他孩子唱歌!”
夏美酱(户部文旅司司郎)则在跟丹增交接文旅资料,她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相册,里面是汝吉村的雪山、青稞地、养殖池,还有村民们的笑脸。“丹增,这是咱们整理的‘雪村文旅指南’,里面写了怎么接待游客,怎么介绍青稞种植,”夏美酱把相册递过去,“下个月京北的旅行社会派第一批游客来,到时候你要是有不懂的,就打我办公室的铜铃电话,我随时帮你解答。”丹增接过相册,笑得眼睛都眯了:“夏司长,您放心,我肯定把游客招待好,让他们知道咱们汝吉村的好!”
王铁山(皇家建设集团董事长)正站在高铁旁,跟铁路建设部队的士兵们交代后续工作:“村西的冷链仓库还要加快进度,下个月三文鱼就要运到京北了,可不能耽误;还有暖棚旁边的烘干房,材料已经运到了,你们盯着点施工,别让村民们等急了。”士兵们立正敬礼:“王董事长,您放心,我们保证按时完工!”
我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暖意——去年十月来的时候,汝吉村还是雪封的村落,如今高铁通了,养殖池建了,百姓的日子好了,而我们这些“外来者”,也成了村民们舍不得的亲人。这时,赵麦围(副皇帝)走过来,手里拿着全国议事会的批复文件:“姑母,全国议事会的批复下来了,同意咱们五月六日返京,恢复原职位。赵刚(刑部尚书)和吴峰(兵部尚书)已经在清点村里的事务记录,沙溪秀(全国议事会副议事长)和黄恩情(全国议事会副议事长)也把后续的民生项目交接好了。”
我接过批复文件,上面的红章印得清清楚楚:“同意朱韵澜、朱静雯等大臣结束汝吉村下乡任期,于均平二十九年五月六日返京履职;汝吉村后续民生项目由觉康自治省议事会牵头,皇家建设集团、大明科学院协助推进,确保政策延续、民生无断档。”
“好,”我把文件递给静雯,“咱们今天就坐高铁返京,别让京北的事务等急了。不过走之前,得跟村民们好好告别,咱们在村里干的这些事,不是我们的功劳,是村民们信任、支持的结果。”
静雯接过文件,又把“民心札记”拿出来,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汝吉村的全景图,旁边写着“均平二十八年十月至二十九年五月,与汝吉村百姓共种青稞、共修高铁、共养三文鱼,得民心者,方知天下之重”。“姑母,我明白。待会儿坐高铁的时候,我想跟您和悦薇好好聊聊,在村里这半年,我想了很多。”
上午九点,高铁的鸣笛声在站台响起。银白色的高铁车身在晨雾中格外亮眼,车身上贴着村民们画的格桑花图案——那是洛桑和几个孩子昨天特意贴上去的,说“这样高铁就能带着汝吉村的祝福去京北”。村民们站在站台旁,手里挥舞着哈达,嘴里唱着李青教的《雪村亮灯歌》,歌声在雪山间回荡。
我和静雯、悦薇,还有各位大臣依次上车。赵刚(刑部尚书)最后一个上来,手里还拿着一本纠纷记录本:“村里这半年没出一起大纠纷,小矛盾都是村民们自己商量着解决,咱们教的‘议事调解法’,他们都用上了。以后觉康省的其他村子,也想推广这个方法,我已经跟省府的同事对接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