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刘劭把浙江沿岸的五个郡划分为会州,撤销扬州,设立司隶校尉,任命他妃子的父亲殷冲为司隶校尉。殷冲是殷融的曾孙。刘劭任命大将军刘义恭为太保,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为太尉,始兴王刘濬为骠骑将军,雍州刺史臧质为丹阳尹,会稽太守随王刘诞为会州刺史。
刘劭搜查文帝的衣箱以及江湛家的书信,发现王僧绰之前奏报他犒赏将士的文书,还有前代废黜太子的旧事记录,甲申日,逮捕王僧绰并杀死他。王僧绰的弟弟王僧虔任司徒左西属,亲近的人都劝他逃跑,王僧虔哭着说:“我哥哥为国尽忠,对我慈爱,今天的事,我只恨不能和他一起死;如果能和他一同归葬九泉,就像羽化登仙一样。” 刘劭趁机诬陷住在皇宫以北的各王侯,说他们和王僧绰谋反,杀死长沙悼王刘瑾、刘瑾的弟弟临川哀王刘烨、桂阳孝侯刘觊、新渝怀侯刘玠,这些都是刘劭平时厌恶的人。刘瑾是刘义欣的儿子;刘觊是刘义庆的儿子;刘玠是刘义庆的侄子。
刘劭秘密给沈庆之写信,让他杀死武陵王刘骏。沈庆之请求见刘骏,刘骏害怕,以生病为由推辞。沈庆之突然闯入,把刘劭的信给刘骏看,刘骏哭着请求进入内室和母亲诀别,沈庆之说:“我受先帝厚恩,今天的事,我会尽全力;殿下为什么这么不信任我!” 刘骏起身拜了两拜说:“家国的安危,都托付给将军了。” 沈庆之立即命令宫廷内外整备军队。府主簿颜竣说:“现在各地还不知道我们举义兵,刘劭占据京城,要是我们前后不能呼应,这是危险的做法。应该等各镇协同谋划,然后再行动。” 沈庆之厉声说:“现在举大事,却让黄口小儿参与谋划,怎么能不失败!应当斩首示众!” 刘骏让颜竣向沈庆之道歉,沈庆之说:“你只负责文书工作就行了!” 于是把事务全权委托给沈庆之处理。十天之内,内外事务都准备妥当,人们都认为是神兵相助。颜竣是颜延之的儿子。
三月庚寅日,武陵王刘骏下令戒严,誓师讨伐刘劭。任命沈庆之为府司马;襄阳太守柳元景、随郡太守宗悫为咨议参军,兼任中兵参军;江夏内史朱修之为平东将军;记室参军颜竣为咨议参军,兼任录事参军,总管内外事务;任命咨议参军刘延孙为长史、寻阳太守,负责留守府中事务。刘延孙是刘道产的儿子。
南谯王刘义宣和臧质都不接受刘劭的任命,与司州刺史鲁爽一同起兵响应刘骏。臧质、鲁爽都到江陵拜见刘义宣,并且派使者劝刘骏登基称帝。辛卯日,臧质在健康的儿子臧敦等人听说臧质起兵,都逃跑了。刘劭想安抚人心,下诏说:“臧质是皇亲国戚、有功之臣,正要辅佐京城,他的子弟却四处逃散,实在令人奇怪叹息。可派人宣谕,让他们回来,恢复原来的职位。” 不久,刘劭抓到臧敦,让大将军刘义恭对他行训杖三十下,然后给予丰厚赏赐。
癸巳日,刘劭将宋文帝安葬在长宁陵,谥号为景皇帝,庙号为中宗。
乙未日,武陵王刘骏从西阳出发;丁酉日,抵达寻阳。庚子日,刘骏命令颜竣向各地发布檄文,让大家共同讨伐刘劭。各州郡接到檄文后,纷纷响应。南谯王刘义宣派臧质领兵前往寻阳,和刘骏一同东下,留下鲁爽驻守江陵。
刘劭任命兖、冀二州刺史萧思话为徐、兖二州刺史,起用张永为青州刺史。萧思话从历城率领自己的部曲返回平城,起兵响应寻阳的义兵;建武将军垣护之在历城,也率领部众赶赴萧思话那里。南谯王刘义宣任命张永为冀州刺史。张永派司马崔勋之等人领兵赶赴刘义宣那里。刘义宣担心萧思话和张永之前有怨恨,亲自给萧思话写信,又让长史张畅给张永写信,劝他们坦诚相待。
随王刘诞准备接受刘劭的任命,参军事沈正劝司马顾琛说:“国家遭遇这样的灾祸,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现在凭借江东精锐的军队,向天下倡导大义,谁会不响应!怎么能让殿下向叛逆之徒称臣,接受他的虚假宠信呢!” 顾琛说:“江东久不打仗,虽然顺逆分明,但强弱也有差距,应当等四方有义兵起事,然后再响应,还不算晚。” 沈正说:“天下没有无父无君的国家,难道能自己安于仇耻,却向别处要求正义吗!现在正是因为叛逆弑君的冤屈太甚,道义上不能共存,举兵的时候,难道能追求一定成功吗!冯衍说过:‘大汉的尊贵大臣,难道不如荆、齐的卑贱士人吗!’何况殿下既是臣子又是宗室,事实关系到国家安危啊!” 顾琛于是和沈正一起入宫劝说刘诞,刘诞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沈正是沈田子哥哥的儿子。
刘劭自认为平时熟悉军事,对朝中大臣说:“你们只需帮我处理文书,不用关心军事;如果有敌寇来犯,我自己抵挡,只怕贼寇不敢来呢。” 等到听说四方起兵,才开始担忧恐惧,下令戒严,召集所有休假的将领官吏,把淮河以南岸的百姓迁到北岸,把各王侯和大臣都聚集到城内,把江夏王刘义恭安置在尚书省的官舍,把刘义恭的几个儿子安置在侍中下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话文讲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