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看着张济佝偻的背影。
老人穿梭在临时营地里,脚步踉跄,汗水浸透了后背的粗布衣衫。
他刚为一个在行军中扭伤脚踝的士兵敷好药,又被另一个发着低烧的士兵叫了过去。
一个人,就是这支三千人队伍唯一的医疗保障。
这种保障,脆弱得像风中的烛火。
医疗,必须从张济的单打独斗,变成一种有组织的、可复制的能力。
夜幕降临,篝火燃起。
“张先生。”
李信叫住了正准备靠着驼马打个盹的张济。
老人满脸疲惫,几乎是立刻就站了起来。
“将军。”
“这样下去不行。”
李信的目光扫过营地里那些或躺或坐的伤兵,声音沉重。
“您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顾不过来。”
张济擦了擦额头的汗,干裂的嘴唇动了动,最终化为一声长叹。
“将军说的是…可这…唉,老汉尽力了…”
他的声音里透着深深的无力感。
“不是您的问题。”
李信的语气斩钉截铁。
“是我考虑不周。我们得成立专门的队伍,一支只负责救治伤员的队伍。”
“专门的…队伍?”
张济的眼神里满是茫然。
他行医几十年,或是独自悬壶,或是带一两个学徒,从未听说过军队里还能有专门的“医队”。
“对。卫生队。”
李信吐出这三个字。
“从军中挑选一批心思细、胆子大、有耐心的士兵,由您亲自教导他们外伤处理的基本手法。”
李信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在寂静的夜里回响。
“比如包扎、止血、清创…还有最重要的——严格执行煮沸消毒和烈酒擦拭的流程。”
他看着张济,眼神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信任与托付。
“您经验丰富,懂得如何辨识伤情轻重,如何用药。我只补充一点他们必须掌握的救命常识。”
李信伸出一根手指。
“比如大血管出血如何紧急捆扎止血。”
他又伸出第二根。
“骨头断了如何用夹板固定,防止二次伤害。”
“这些法子简单,却能在关键时刻保住命。”
张济浑浊的眼睛里,一点光亮慢慢燃起。
成立专门的队伍。
系统传授经验。
这个思路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脑中长久以来的困局。
这不就是他承诺过的,“救活更多弟兄”的最好办法吗。
他重重点头,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
“将军此法…大善。老汉定当倾囊相授。”
命令在第二天清晨就传遍了全军。
每个什(十人小队)推荐一到两人,作为卫生队的候选。
要求:心思细,能观察伤口。
耐心好,不怕繁琐。
胆子大,能见血不晕。
手脚麻利,干活利索。
消息传开,士兵们的反应各不相同。
有人觉得这是个好差事,不用冲锋陷阵。
有人却觉得这是伺候人的活,丢了战士的脸面。
议论声中,一个高大的身影站了出来。
“将军。算我一个。”
是张小虎。
他左臂的伤口已经结痂,恢复得比所有人都快,这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他的出现,让许多还在观望的士兵下定了决心。
很快,十五个被各队推选出来的士兵站在了李信面前。
他们大多是年轻人,脸上带着紧张与好奇。
李信的目光从他们每个人脸上一一扫过,锐利如刀。
“你们,就是‘卫生队’的第一批成员。”
他的声音不高,却让每个人都心头一凛。
“记住,你们的刀,不是砍向敌人的。是砍向伤病和死亡的。”
“你们救下每一个兄弟的命,就是为‘汉人争生路’多攒一分力量。”
“责任重大。”
他指向一旁的张济。
“以后,张先生就是你们的教习。他的话,就是军令。”
“你们要学的,是救命的手艺。学不好,耽误了救治,就是害人性命。”
“军法从事。”
最后四个字,冰冷刺骨。
十五个新兵的腰杆不自觉地挺得更直了。
“还有。”
李信拿起几块早就准备好的、煮过晾干的粗白布条。
张小虎等人立刻上前,将布条分发下去。
“以后执行任务时,左臂绑上这个白布条。这是标识。”
“让所有弟兄看到白布条,就知道是卫生队的兄弟来了,是救命的来了。”
“要对你们保持敬意。伤者要配合你们。”
十五个士兵看着手中的白布条,神情肃穆地将它绑在了自己的左臂上。
第一次系统培训,就在这片简陋的营地里展开。
没有讲堂,只有篝火与沙地。
张济坐在中央,李信站在他身旁补充。
十五张年轻的面孔在火光下显得格外专注。
“第一要务:净。”
张济的声音带着老医者特有的严肃。
“净己。净物。净伤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