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下“落马坡”一役的尘埃尚未落定,袁绍甚至来不及仔细品味这场精心策划的胜利,便已亲率张合、高览、麴义、徐晃等部及三万精锐步骑,如同挣脱了枷锁的猛虎,星夜兼程,挥师北返。他将虎牢关前的残局与监视吕布的任务交给了曹操、孙坚,并正式表奏孙坚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以期其能牵制董卓军力。此举既安抚了孙坚,也为自己全力解决北方边患消除了后顾之忧。
大军过黄河,入冀州,沿途所见,虽不及司隶惨状,却也隐隐透着一股紧张。越是北上,关于公孙瓒寇边的坏消息便越是详尽和惊心。
“主公,审别驾(审配)最新急报!”一名来自邺城的信使在中军休息时赶到,呈上书信,“公孙瓒与乌桓联军约四万骑,以掳掠为主,并未强攻坚城。其兵分两路,一路由公孙瓒自将,蹂躏渤海西北;一路由其从弟公孙范率领,夹杂大量乌桓胡骑,侵扰河间国!南皮城虽安,然城外坞堡、乡亭多被焚掠,百姓流离,田稼尽毁!审别驾已严令各郡谨守城池,然野地难制,请主公速决!”
袁绍览信,面沉如水。公孙瓒此举,极为毒辣。他不寻求决战,也不强攻大城,而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四处烧杀抢掠,破坏冀州的战争潜力和民生基础,如同一群贪婪的鬣狗,啃噬着河北的肌体。
“传令全军,加快速度!直驱南皮!”袁绍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他必须尽快赶到前线,将这群鬣狗彻底打疼、打怕,乃至打死!
与此同时,先期北返的颜良、文丑所部一万精骑,已然如同旋风般卷过冀北大地,抵达了南皮城。他们的到来,极大地稳定了渤海郡摇摇欲坠的防线,审配、沮授(留守邺城,但战略统筹北疆)等人也松了口气。
南皮城,临时帅府内,气氛同样紧张。颜良、文丑风尘仆仆,脸上带着连日奔波的疲惫,更多的则是急于求战的焦躁。
“审别驾,沮先生!主公大军何时能到?”颜良刚一坐下,便迫不及待地问道,“那公孙瓒老狗就在外面撒野,我等岂能枯坐城中?给我五千骑兵,我必斩其首级!”
文丑也摩拳擦掌:“正是!我等在虎牢关尚未杀得尽兴,正好拿这公孙瓒的人头来祭旗!”
审配性格刚毅,掌管律法后勤,闻言肃然道:“二位将军勇武,配岂能不知?然主公严令,命我等稳守反击,不得贪功冒进。公孙瓒骑兵众多,来去如风,若贸然出击,恐中其调虎离山之计。还需从长计议。”
沮授则更为沉稳,他摊开地图,分析道:“公孙瓒此番入寇,意在破坏而非占领。其军虽众,然乌桓骑兵军纪涣散,只知抢掠,战力实则不如其本部白马义从残余。且其分兵两路,看似势大,实则力量分散。我军只需抓住其一路,予以重创,则其势必沮。”
道理虽明,但如何“抓住一路,予以重创”?颜良、文丑勇则勇矣,临阵机变和战略谋划却非所长。审配长于内政律法,沮授善于大局战略,具体到一场战役的临阵指挥和细节谋划,亦非其专精。一时间,帅府内陷入了如何有效反击的困境。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自南方而来,直入帅府。来者是一名袁绍的亲卫,他带来了一封袁绍的亲笔手令以及……一个人。
“主公有令!命行军司马荀攸,荀公达,即刻起参赞颜良、文丑将军军事,协助筹划破敌之策!主公大军不日即至,望尔等精诚合作,早定北疆!”
众人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名亲卫身后的青年文士——荀攸,荀公达。他依旧是那副沉静内敛的模样,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长途跋涉的风霜。
颜良、文丑对视一眼,都有些诧异。他们知道荀攸是荀谌的侄子,颇受主公看重,但在他们这些宿将看来,终究是个未经战阵的年轻书生。主公派他来“参赞军事”?
荀攸似乎并未察觉两位将军眼中的疑虑,上前一步,从容行礼:“攸,奉主公之命前来,愿竭尽所能,辅助二位将军破敌。”
尽管心中存疑,但袁绍的军令不容置疑。颜良、文丑还是将目前敌我态势向荀攸做了介绍。
荀攸凝神静听,时而发问,问题皆切中要害:“公孙范部乌桓骑兵,抢掠之后,通常于何处集结?其麾下乌桓各部,是统一行动还是各自为战?渤海与河间交界处的易水沿岸,如今敌情如何?”
有些细节,连审配和沮授都未曾特别关注,颜良文丑更是答不上来。荀攸也不急躁,请求调阅近日所有斥候回报,并亲自询问了几名刚从前沿撤回的斥候队率。
经过一夜的梳理和分析,次日清晨,荀攸再次来到帅府,眼中带着一丝了然的光芒。
“二位将军,审别驾,沮先生。”荀攸指着地图上易水的一段河道,“攸观近日军报,发现公孙范所部乌桓骑兵,每次抢掠河间南部后,为躲避我零星郡国兵的追击,并方便将掳获的物资、人口运回幽州,多会选择在易水北岸的‘狼山渡’附近集结休整。此地水势平缓,河滩开阔,且背靠狼山,易于警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