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冬,许都晋王府的议事殿内,炭火正旺,却驱不散弥漫在众臣心头的凝重。巨大的天下舆图上,代表袁绍势力的蓝色已覆盖北方广袤土地,然而在那条蜿蜒东去的长江天堑之前,所有的推进箭头都不得不戛然而止。江对岸,代表孙权的赤旗与代表刘备的白旗凭借水军之利,牢牢扼守着这道天然屏障。
丞相曹操手持竹鞭,重重地点在长江沿线,声音沉浑有力:“殿下,诸位同僚。我北军铁骑,平原争锋,天下无双。然此滔滔江水,非舟楫不能渡!孙氏据江东三世,水师根基深厚,艨艟斗舰数以千计。刘备新得荆州水军,如虎添翼。去岁我军以小股部队试探,征集之民船在江中犹如醉汉,被周瑜水师轻易分割击溃,此教训,不可不察!”
军事参将沮授面露忧色,补充道:“曹公所言,乃我心腹大患。无水上之利,则我大军南下,处处受制。孙刘联军可凭借水军,沿江机动,避实击虚,使我空有百万雄师,却难展拳脚。长江天堑,已成我统一大业之最大阻碍!”
袁绍凝望着舆图上那道刺眼的蓝色绸带,目光深邃。他深知,历史上的教训(虽未发生,但其战略困境相通)一再证明,无法突破长江,就无法真正统一天下。他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江海之利,岂能久假于孙刘之手?彼有水师,孤便建一支更强、更大、更能战之水师!不仅要渡江,更要在这大江之上,决胜千里,彻底击碎彼辈之倚仗!”
他环视麾下文武,问道:“然,水战非我所长,诸位以为,谁可暂担此组建水师之重任?”
曹操沉吟片刻,率先开口:“殿下,水师初建,首重忠诚与威望,次求勇略与学习之能。臣观诸将,太史子义,勇冠三军,忠贞不二,虽出身北地,然驻守徐州已久,颇谙江淮水文气象。更兼其为人沉稳,能纳人言,由他暂领水师,必能凝聚人心,快速成军。”
荀彧点头附和:“曹公所言极是。子义将军确为合适人选。其在徐州,与广陵、下邳水泽之地相近,已非全然不习水性。且青州方面……”他话锋一转,看向袁绍,“殿下早在委任显思(袁谭字)为青州牧时,便已密令其于东莱、琅琊等良港,依托旧有渔港船坞,秘密营造海船,训练水手。听闻如今已初具规模,拥有大小船只百余,堪用水卒数千。此正可作为我军水师之基石。”
袁绍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那是布局已久终见成效的欣慰。他朗声道:“既如此,甚好!便依孟德、文若之言!”
他目光如电,扫视全场,一连串命令脱口而出:
“传令!擢升太史慈为督水军事,暂领水军都督,总揽水师组建、训练、作战一切事宜,即日自徐州赴巢湖水寨就任!”
“命徐质为水军副督,专司士卒操练、阵法演练!”
“命蒋济为水军参军,参赞军务,制定方略!”
“正式下令,以青州现有船队为基础,组建‘青徐水师’,亦称北洋水师,暂由太史慈遥领,袁谭于地方全力配合支持!”
“诏令将作大营刘晔、马钧,集中巧匠,全力研制新式战船及水战利器!”
一场旨在弥补最后战略短板的宏大建军计划,在袁绍的乾纲独断和麾下谋臣的精准举荐下,正式启动。北方的陆地霸主,开始全力将触角伸向那片决定未来命运的蔚蓝疆域。
太史慈在徐州接到王命,心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怠慢。他将徐州防务仔细交割给臧霸、陈登后,便带着一批亲随,快马加鞭赶赴被选定为主力水军基地的巢湖。与此同时,他传令青州的“北洋水师”,将现有船只、人员、物资清单火速报来,并选派精通航海、造船的骨干前来巢湖汇合,交流经验。
在前往巢湖的途中,太史慈与先行抵达的徐质、蒋济会合。三人并未直接入驻已初具规模的巢湖水寨,而是沿着长江北岸及主要支流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实地勘察。
站在巢湖入江口,望着浩渺江面与江东隐约的帆影,太史慈对二人坦言:“慈本陆将,于水战实是外行。今后水师之事,仰仗二位多多费心。徐将军负责练兵,务必严厉;蒋参军负责谋略,务求周全。我等三人,当同心协力,不负王命!”
徐质抱拳,声如金石:“督帅放心,质必使北地儿郎,尽成弄潮健儿!”
蒋济亦躬身道:“济定当竭尽所能,为我水师谋划胜机。”
青徐基石: 来自青州的汇报和骨干抵达后,令太史慈等人精神一振。原来,袁绍确有先见之明,早在袁谭出任青州牧之初,便密令其利用青州沿海的地理优势和原有的造船基础,以“巡海防盗”为名,秘密筹建水军。数年下来,在东莱黄县、琅琊介亭等地,已建立起数个颇具规模的船坞,招募熟悉水性的沿海子弟为卒,打造了以“海鹘”、“艨艟”为主的舰船百余艘,积累了宝贵的造船与初步训练经验。这支被称为“北洋水师”的力量,虽然规模尚不能与江东主力相比,且更擅长沿海航行,但其存在,为巢湖主力水师的快速组建提供了宝贵的种子人员、技术储备和部分现成装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