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有‘地球夜’活动。”周玲笑着说,“基地食堂准备了用火星稻做的米饭,还有‘铁壳虫’从地下挖出来的火星土豆。”
陈阳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远处的“大气工厂”正喷出淡蓝色的烟雾(那是蓝藻代谢产生的氧气与水汽的混合物),烟雾在火星的橘红色天空中形成一道道淡淡的云。五年前,这里只有无尽的赤土与风暴;而现在,云有了形状,土壤有了肥力,连风里都带着一丝植物的清香。
“通知下去,”陈阳拿起对讲机,“今晚的‘地球夜’,我们试试在穹顶内关掉供氧系统——就一小时。”
对讲机那头传来一阵欢呼。陈阳知道,这一小时的“无装备呼吸”,是人类向火星索要“居住权”的第一步。
第三章:液态水的宣言(火星改造·十年后)
火星北半球的“北海”曾是一片干涸的盆地,如今,这里波光粼粼,蓝色的水面在火星的橘红色天空下泛着奇异的光泽。林夏站在“观海台”上,脚下是刚铺设的草皮(基因编辑的“抗辐射草”),草叶上的露珠在低重力下滚落成完美的球体。
“十年前,谁能想到火星上会有海?”陈阳递来一杯水,杯子里的液体来自“北海”,经过淡化处理后,口感与地球的矿泉水无异。“‘破冰者’机器人在地下1000米处找到的液态水层,真是帮了大忙。”
林夏望着远处的海平面,那里,一组组“造浪机”正在工作——通过搅动海水,加速水分蒸发,为大气补充水汽。火星的大气湿度已从十年前的0.5%升至30%,虽然仍干燥,但足以让“北海”的水面保持稳定,不会在短时间内蒸发殆尽。
“更关键的是‘磁盾’。”林夏指向火星轨道,那里,三组超导线圈组成的环形磁盾正反射着阳光,“现在大气逃逸率下降了78%,‘超级蓝藻’制造的氧气终于能存住了。”
她调出实时大气数据:氧气浓度20.1%,二氧化碳0.06%,气压92kPa——几乎与地球海平面的环境一致。“昨天,‘新绿洲’区的穹顶已经全部拆除了。”林夏笑着说,“那里的居民现在可以在户外活动,只需要穿普通的防风服。”
全息投影切换到“新绿洲”的实时画面: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他们的皮肤在火星的阳光下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基因编辑让他们的皮肤能抵御更强的紫外线;大人们在田间劳作,火星稻的紫红色稻穗在风中摇曳,稻田边缘,一群“铁壳虫”正自动收割成熟的作物,将其运向加工厂;远处的小镇里,房屋的屋顶覆盖着太阳能板,墙壁上爬满了绿色的“火星藤”(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攀援植物),整个小镇像镶嵌在赤土中的一块绿宝石。
“月球那边怎么样?”陈阳问道。
“‘广寒城’已经有10万常住人口了。”林夏调出月球的画面,“他们的‘环形农场’用月壤种出的蔬菜,产量比地球还高30%。更厉害的是‘氦-3能源站’,现在地球70%的电力都来自那里。”
月球的改造已进入“生态自主”阶段:月壤经过十年改良,有机质含量达到15%,足以支撑复杂的生态系统;人工大气层通过植物与微生物的循环,实现了99%的自给自足;甚至有科学家在月球背面发现了适合人类居住的天然洞穴,正在改造成“地下城市”。
“下一步是金星。”林夏的目光投向太阳系内侧的那颗亮星,“虽然那里的大气压是地球的92倍,表面温度460℃,但……”
“但我们已经有了改造月球和火星的经验。”陈阳接过她的话,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磁盾技术可以偏转太阳风,‘超级蓝藻’的变种能在高温下存活,还有‘星尘肥’的升级版……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这时,一阵风吹过观海台,带着“北海”的水汽与火星稻的清香。林夏深吸一口气,没有穿任何防护装备,空气清新得像地球的清晨。她知道,人类在太阳系的扩张,从来不是简单的“占领”,而是用科技与耐心,将每一颗荒芜的星球,都改造成承载生命的摇篮。
第四章:星链成网(太阳系改造·五十年后)
地球纪元2173年,太阳系的全息星图在“太阳系联邦”总部的大厅里缓缓旋转。图上,原本代表荒芜的灰色星球被一片片绿色与蓝色覆盖:
- 月球:“广寒城”已扩展到500平方公里,环形山被改造成“天空农场”,月壤种出的粮食通过“地月电梯”源源不断运往地球;
- 火星:“北海”与“南海”连成一片,覆盖了火星北半球30%的面积,赤道地区的“绿洲带”绵延1000公里,城市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反射出蓝色的光,那里的常住人口突破了1亿;
- 金星:轨道上的“遮阳伞”(巨大的反光镜)将表面温度降到了50℃,“大气转化工厂”正用超级细菌分解二氧化碳,预计百年内可将气压降至地球水平,首批10万移民已在金星的高空中建立了“浮空城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邪神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邪神开始的旅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