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元年的春天,来得似乎比往年更早些。冰雪消融,渭水汤汤,带着些许残冬的寒意,却也孕育着勃勃生机。朝堂之上,新政的诏令已如春雷般颁布天下,而真正的考验,在于这些政令能否在帝国的血脉——州县乡野间扎下根来。
江南,这片刚刚经历水患与官场地震的土地,成为了检验新政成效的第一个试炼场。
禹州新任刺史,并非什么名门望族,而是原工部都水清吏司的一位郎中,名唤马周。此人出身寒微,却精于实务,性情耿直,曾在李积查案时提供过关键技术支持,其才能与操守得了李恪青眼,被破格提拔至此重任之地。
马周赴任,没有前呼后拥,只带了寥寥几名属员和一腔实干之心。他抵达禹州的第一件事,并非拜会当地残存的士绅豪强,而是径直去了溃堤之处,召集那些曾对李积吐露真言的老河工。
“老丈们,”马周挽起官袍下摆,蹲在满是泥泞的堤坝基址上,指着手中依据《大唐水部则例》新绘的堤防图样,“依新制,此堤需以三合土为芯,青石覆面,基宽需达五丈,坡比为一比三。朝廷拨付的专款已至州库,一分一厘皆需用于河工。本官欲效仿陛下‘以工代赈’之策,招募灾民,按新法筑堤,工钱日结,绝不拖欠。诸位皆是此间行家,以为如何?”
老河工们看着图上严谨的标注,听着这位新刺史毫无虚言的承诺,浑浊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亮。他们七嘴八舌地补充着本地水情、土质的特点,马周认真倾听,不时与同来的工部属员商议,修改细节。很快,一份结合了新规与本地实情的详细施工方案便确定下来。
招募灾民的告示贴出,言明工钱、待遇及奖惩,起初还有人观望,但见官府果然按日发放钱粮,监工的胥吏亦不敢如往日般克扣刁难,应者便云集而来。工地上,不再是死气沉沉的劳役,而是充满了为自家生计、也为重建家园而忙碌的活力。
与此同时,朝廷减免赋税的诏书也已下达。马周亲自带人,深入乡里,宣讲新政,核查田亩,确保减免之惠能真正落到每一户受灾百姓头上。他处置了几名试图在丈量田亩时做手脚、或是还想照旧例收取“损耗”的旧吏,手段雷厉风行,毫不容情。一时间,禹州官场风气为之一肃。
然而,新政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原本在河工、赋税上享有特权的当地豪强,利益受损,心中不满。他们不敢明着对抗朝廷法度,却暗中散布流言,诋毁马周“标新立异”、“苛待乡绅”,甚至试图串联,想通过朝中的旧关系施加压力。
这一日,马周收到了一封来自长安的私信,信末盖着房玄龄的私印。信中并未多言,只提醒他“新政虽好,亦需顾及地方人情,刚柔并济,方为长久之道”。马周明白,这是某些人活动的迹象,也是老成持重者的善意提醒。
他沉思良久,提笔回信,先感谢房相关心,继而笔锋一转,详细陈述了禹州现状、新政推行之必要及已初见之成效,最后写道:“……下官深知,变法易触众怒。然,陛下锐意革新,欲清积弊,惠黎元。周,一介寒微,蒙陛下不弃,委以重任,唯知竭尽全力,以报君恩,以安百姓。若因秉持公心而开罪于人,周,亦无所憾也!”言辞恳切,风骨凛然。
这封信几经辗转,最终与地方豪强调动关系的弹劾奏章,几乎同时摆上了李恪的案头。
李恪先看了弹劾奏章,无非是些“年轻气盛”、“不谙民情”的陈词滥调。当他展开马周的回信(房玄龄将其转呈御览),看到那句“唯知竭尽全力,以报君恩,以安百姓”时,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
“传旨,”他对侍立一旁的舍人吩咐,“嘉奖禹州刺史马周,忠勤任事,心系黎民。其所行新政,皆依朕意,着其放手施为,不必疑惧。若有宵小阻挠新政、散布流言者,许其按律严惩,不必姑息!”
这道旨意,如同给马周送上了一柄尚方宝剑,也向天下昭示了新皇推行新政的坚定决心。
长安,立政殿。
崔芷柔也关注着江南的动向。她通过命妇往来,得知减免赋税之策确实让江南民间松了口气,但同时也知晓了地方上的一些阻力。她并未直接干预,而是命尚宫局将宫中今年原定用于采买部分江南奢侈丝帛的用度,转而订购了一批禹州依新法烧制的、更为坚实耐用的青砖,用于宫内几处不甚紧要的墙垣修补。
此举规模不大,却是一个鲜明的姿态——中宫支持新政产物。消息传出,禹州青砖名声大噪,订单纷至沓来,不仅解决了部分灾民就业,更让那些原本对新政持怀疑态度的士绅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开始转而观望,甚至尝试接触新的营生。
春风吹过江南,被洪水肆虐过的土地上,嫩绿的新芽顽强地钻出泥土。新的堤坝在一寸寸增高、加固,田野里有了农夫忙碌的身影,市集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马周站在新筑的堤坝上,望着脚下奔流的江水,以及远处重现生机的田野,长长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吏治澄清、经济复苏、民生安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在这永徽元年的春天,悄然萌芽。
江南的消息传回长安,李恪在紫宸殿内,对着疆域图上那片已然标注为“新政试行”的江南区域,露出了自登基以来,最为舒展的一个笑容。
破而后立,其效已显。
这大唐的万里江山,正在他与其贤后,以及与一众新旧臣工的共同努力下,缓缓调整着航向,驶向一个名为“永徽之治”的、充满希望的前方。而这一切,都只是盛世的序章。
喜欢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