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派项羽分兵攻打襄城,襄城的秦军据城自守,一时间也攻不下来,经过了一番苦战才攻下了襄城,然后项羽将襄城的守军全部坑杀,接着前去回报项梁。
项梁听说陈王已死,就召集诸将到薛地议事,刘邦也前往参加会议。居鄛人范增,已经七十了,一向隐居山中,不问世事,但他善于谋划,于是出山前往劝说项梁:“陈胜失败是必然的。秦灭六国,楚国最无辜。自从怀王入秦不返,楚人至今怀念他。所以楚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首先起事,不立楚国的后裔而自立为王,所以势必不会长久。现在您在江东起兵,楚地的将领纷纷归附您,拥戴您,是因为您家里世代为楚将,能够复立楚国的后裔。”项梁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在民间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心,当时他正在为人牧羊。夏季六月,项梁立心为楚怀王,以此来顺应民心。陈婴为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定都盱眙。项梁称自己为武信君。
张良劝说项梁:“您已经立了楚国的后裔为王,而韩国的诸公子中,就数横阳君成最为贤能了,您可以立他为王,增加自己的盟友。”项梁一听有道理,就派张良找到韩成,拥立他为韩王,任命张良为司徒,与韩王一起率领千余人西进攻占韩地,攻占了几座城,但秦军很快又夺回去了;于是张良带人在颍川一带进行游击作战。
章邯击败陈王后,继续进攻魏王。魏王派周巿出使,向齐、楚请求支援。齐王田儋和楚将项它率军跟随周巿前去救援魏国。章邯趁夜偷袭齐、楚军队,在临济大败两国军队,杀死了齐王和周巿。魏王咎为了百姓与秦军约定投降,约定后自焚而死。他的弟弟魏豹冒死逃到了楚国,楚怀王给了他数千人,让他继续带兵攻占魏地。齐国的田荣收拢其兄田儋的残兵,向东逃到了东阿,章邯追击并包围了他。齐人听说齐王田儋战死,于是立故齐王建的弟弟田假为王,田角为相,田角的弟弟田间为将,以这个阵容来抵抗诸侯。
秋季七月,大雨连绵不绝。武信君率军攻打亢父,听说田荣危急,于是率军前去救援,在东阿击败了章邯军队,章邯率军向西逃去。田荣率军向东回归齐国。武信君独自率军追击章邯,派项羽、刘邦分兵攻打城阳,并屠杀了城中百姓,战争多么的惨无人道。楚军驻扎在濮阳东,再次与章邯交战,经过交战,章邯再次被打败。章邯连败两仗,于是调整心态,重整军队,坚守濮阳,环水而守。刘邦、项羽离开了城阳,率军攻打定陶。
八月,田荣击败并驱逐了齐王田假,田假那是头也不回的就往楚国逃去,田角一路狂奔逃往赵国。田间此前去救援赵国,因此留在赵国不敢返回。田荣于是立田儋的儿子田巿为齐王,自己担任相国,田横为将军,齐地被全面平定。章邯的兵力日益强盛,项梁多次派使者请求齐国和赵国发兵共同攻打章邯,但都没有结果。田荣说:“楚国杀了田假,赵国杀了田角、田间,我就出兵。”楚国和赵国没有同意这个要求。田荣由此很是愤怒,愤怒有什么用?你敢去打他们?只能发泄发泄愤怒之情,最终也没有出兵。
郎中令赵高仗着皇帝的宠爱,那叫一个嚣张,看谁不顺眼就杀谁。他怕大臣们在朝堂上告发他,就跟二世说:“陛下您知道为啥天子尊贵不?就是因为只让大臣们听您的声音,不让他们看您的脸。而且陛下您还年轻,有些事可能还不太懂。您要是在朝堂上处理不好,大臣们就会小瞧您,那多没面子啊!陛下不如就在宫里待着,跟我还有那些懂法律的侍中们一起处理事儿,有啥事来了再商量。这样,大臣们就不敢瞎上奏那些难办的事儿了,天下人都会夸您是圣主呢!”二世一听,觉得挺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也不上朝见大臣了,整天在宫里待着。赵高呢,就当上了侍中,大权在握,所有的事儿都他说了算。
赵高听说李斯对此有意见,于是就去见丞相李斯说:“关东盗贼众多,现在皇上急于征发徭役,修建阿房宫,聚集狗马等无用之物。我想进谏,但地位低微,这正是您该做的事儿。您为何不向皇帝进谏呢?”李斯说:“确实如此啊,我早就想进谏了,但现在皇上不上朝,常居深宫,我想说的话无法传达,想见他也没有机会,我有什么办法?”赵高说:“如果您真的想进谏,我可以为您安排时间。”李斯一听有戏,就笑着同意了。于是赵高等到二世正在享乐时,让宫女们在前,派人告诉丞相:“皇上现在有空,你可以上奏了。”李斯于是到宫门求见。这样反复求见了三次,都说事不过三呐。结果就把二世给惹毛了,愤怒地说:“我平时有很多空闲时间,你不来上奏;偏偏我正享乐时,你就来上奏!你是看不起我,还是故意为难我?”赵高趁机说:“陛下,沙丘之谋,丞相也参与了。现在陛下已经即位,而丞相的地位却没有提升,他可能是想裂土封王。而且陛下不问,我也不敢说。丞相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守,楚地的盗贼陈胜等人都是丞相邻县的人,因此楚地的盗贼横行,经过三川城时,李由不肯出击。我听说他们之间有书信往来,但尚未查实,所以不敢上报。况且丞相在外,权力比陛下还大。”二世一听,还有这事儿,就相信了赵高的话,想要查办李斯,但又担心证据不足,容易落下口舌,于是先派人调查李由与盗贼勾结的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