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四月,大司徒戴涉因为涉及前太仓令奚涉的罪行,被下狱处死。刘秀觉得三公职位相连,就下诏免去了大司空窦融的职务。
广平忠侯吴汉病重时,刘秀就亲自去探望,询问他有什么遗言。吴汉说:“我这人愚钝,也没啥见识,只希望陛下以后别轻易赦免罪犯。”到了五月,吴汉就去世了,刘秀下令按大将军霍光的规格给他办葬礼。吴汉为人性格刚强,每次跟着刘秀出征打仗,刘秀还没安顿好,他就已经严阵以待了。其他将领看到战场失利,常常慌得不知所措,吴汉却镇定自若,不仅整修武器,还激励将士。刘秀经常派人看吴汉在干啥,听到他在整理战具,就感叹说:“吴公真是让人放心,威严得像个敌国将领一样!”他每次出兵,早上接到命令,晚上就出发,从不拖沓。在朝堂上,他言行谨慎朴实。有次吴汉出征,妻子在家买了不少田产,他回来后就责备说:“军队在外打仗,将士们供给都不够,你怎么还买这么多田宅!”然后就把田产全分给了兄弟和外戚,所以他能功成名就善终。
在这期间,匈奴侵犯上党、天水地区,还打到了扶风。此时的刘秀得了风眩病,病得很重,就让阴兴做侍中,在云台广室接受临终嘱托。后来病好了,刘秀就想让阴兴代替吴汉当大司马,阴兴却哭着磕头推辞说:“我不是惜命,只是怕损害陛下的圣德,所以不敢随便担任这个职位!”他的真诚感动了周围的人,刘秀就没再勉强。
太子太傅张湛自从郭皇后被废后,就称病不上朝。可是刘秀硬要起用他当司徒,他还是以病重坚决推辞,实在没法处理朝政,所以这事就作罢了。到了六月,朝廷就任命广汉太守河内人蔡茂为大司徒,太仆朱浮为大司空。过了几天,又任命左中郎将刘隆为骠骑将军,让他代理大司马的事务。接着,朝廷又把中山王刘辅改封为沛王,还任命郭况为大鸿胪。刘秀多次去郭况家,赏赐了他大量的金帛,因此,他家就富得流油,京城人都叫他家“金穴”。
秋天九月,马援从交趾回来,平陵人孟冀就去迎接慰劳他。马援说:“现在匈奴、乌桓还在北边捣乱,我想申请去征讨。男儿就该死在边疆,用马革裹尸回来,哪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身边呢!”孟冀说:“对!烈士就该这样!”
冬天十月,刘秀又去了鲁、东海、楚、沛国等地视察。十二月,匈奴又侵犯天水、扶风、上党地区。刘秀回宫后,马援就申请去打匈奴,刘秀同意了,让他出兵驻扎在襄国,还让百官为他送行。马援对黄门郎梁松、窦固说:“人富贵了,应该还能适应贫贱的生活;如果你们不想再回到贫贱的时候,就得在高位上守住本分,好好想想我这话吧!”梁松是梁统的儿子,窦固是窦友的儿子。与此同时,刘尚进兵和栋蚕等叛军连续作战,最终把他们都打败了。
公元45年的春天正月,刘尚把栋蚕一直追到了不韦这个地区,又斩杀了栋蚕的统帅,西南诸夷的叛乱这才被全部平定。
此时的乌桓跟匈奴、鲜卑联手搞事情,一起来侵犯边境。代郡东边那一片被乌桓祸害得最惨。乌桓人住得离边塞近,早上从帐篷出发,晚上就能打到城边。代郡、雁门、上谷、渔阳、右北平这五个郡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遭了殃。好多郡县被破坏得不成样子,百姓为了活命就四处流亡。因此,边境一带变得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人。
这年秋天八月,刘秀派马援和谒者分别去修建防御工事、边塞堡垒,慢慢恢复了郡县的正常秩序。有些地方的太守、县令、县长职位空缺着,就想办法把流亡的百姓都招回来。当时,住在上谷塞外白山的乌桓部落又强又富,马援就带着三千骑兵去攻打他们,结果啥好处也没捞着,只能无功而返。
鲜卑有一万多骑兵来侵犯辽东地区,辽东太守祭肜带着几千人迎战,祭肜还穿上铠甲带头冲锋。这一仗打得鲜卑落花流水,掉到水里淹死的人超过了一半。祭肜还追着他们一直打出边塞。鲜卑人被吓得不轻,慌不择路的到处跑,好多人连兵器都扔了,光着身子逃命。从这以后,鲜卑人一听到祭肜的名字就害怕,再也不敢打边塞的主意了。
到了冬天,匈奴又来侵犯上谷和中山地区。
此时的莎车王贤越来越嚣张,野心勃勃想吞并西域,所以就三番五次的攻打周边的国家,还使劲地增加赋税,把西域各国折腾得又发愁又害怕。车师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个国家没办法,只好把自家的王子送到汉朝来当人质,还献上各种珍宝。这些人见到刘秀的时候,就一边哭一边磕头,求着汉朝能在西域设立都护府,以此来保护他们。刘秀觉得汉朝刚安定下来,北方边境的匈奴还没彻底收服,所以顾不过来西域的事,就把这些人质都送回去了,还给他们赏赐了不少东西。西域各国听说汉朝不派都护,人质也都送回来了,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赶紧给敦煌太守发去了文书,说:“希望能把我们的王子留在这儿,就跟莎车王说王子被扣下了,汉朝的都护马上就来,让莎车王先别打仗了。”敦煌太守裴遵把这事报告给了朝廷,朝廷同意了这个办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