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会稽后,孙策就任命自己为会稽太守,又任命虞翻为功曹,并以朋友之礼相待。孙策喜欢外出游猎,虞翻就劝谏说:“您喜欢轻装简从外出,侍从都来不及警戒,吏卒常常为此苦恼。做君主的要是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正如白龙化身为鱼,被渔夫豫且捕获;白蛇放纵行踪,被刘邦斩杀。望您以后多加留意!”孙策说:“你说得对。”但还是没有改正这个毛病,孙策也最终死在了他的这个毛病上。
九月,司徒淳于嘉、太尉杨彪、司空张喜都被罢免。
献帝车驾东迁时,杨奉从梁县出兵想拦截,却是未能赶上。冬季十月,曹操率军征讨杨奉,杨奉不敌,只好向南投奔袁术,曹操于是就进攻杨奉在梁县的屯营,并攻克了它。
这时,献帝就下诏书给袁绍,责备他“土地广阔、兵力众多,却专门干一些结党营私的事,没听说过派出勤王的军队,只知道擅自互相讨伐”。袁绍看到献帝对自己的责备,就上书极力为自己辩解。戊辰日这天,献帝任命袁绍为太尉,封邺侯。袁绍以职位在曹操之下为耻,就愤怒地说:“曹操有好几次都走上了死路,我总是拼了命的保全他的性命,如今他竟要挟天子来对我发号施令吗!”于是就上表推辞不接受任命。曹操看到袁绍如此明目张胆的拒绝了,就感到很害怕,于是就请求把大将军的职位让给袁绍。丙戌日这天,献帝任命曹操为司空,让他代行车骑将军的职权。随后,曹操便任命荀彧为侍中,让他代理尚书令。曹操向荀彧询问有谋略的人才,荀彧就推荐了他的侄子蜀郡太守荀攸以及颍川人郭嘉。有了荀彧的推荐,曹操就征召荀攸为尚书,和他交谈后,就非常高兴地说:“公达(荀攸的字),果真不是平常人啊。我能和他一起谋划事情,天下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便任命他为军师。
当初,郭嘉去见袁绍,袁绍对他十分尊敬礼遇。郭嘉在袁绍营中住了几十天,就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够审慎地衡量主公,所以能保全自身而建立功名。袁公只想效仿周公那样礼贤下士,却不懂得用人的关键,头绪多却抓不住要领,喜欢谋划却没有决断,想和他一起拯救天下大难、奠定霸王之业,太难了。我将另寻明主,你们为什么不离开呢?”两人说:“袁氏对天下有恩德,人们大多归附他,况且现在他最强,离开后能去哪里呢!”郭嘉知道他们没有觉悟,便不再说话,随后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袁绍。曹操召见郭嘉,和他谈论天下大事,高兴地说:“能让我成就大业的,一定是这个人!”郭嘉出来后,也高兴地说:“这真是我的主公啊!”随后,曹操就上表推荐郭嘉为司空祭酒。
随后,曹操就任命山阳人满宠为许县县令。曹操的堂弟曹洪有宾客在许县境内多次犯法,满宠便将其逮捕治罪。曹洪写信给满宠求情,可是满宠对他是爱搭不理的。曹洪就把此事告诉了曹操,曹操不久后就打算亲自干预赦免宾客,满宠知道后就迅速地把宾客给杀了。曹操高兴地说:“处理事情不就应该这样吗!”
北海太守孔融,自恃才高气傲,志向在于平定国难,但才疏学浅而志向远大,最终没有成功。他喜欢对儒家教义高谈阔论,言辞里却充满了官府衙署的语气,他说话的语气温文尔雅,值得让人玩味诵读,但议论事情时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察,所以很难全部施行。因此,他只能搭建起规章制度的框架,却没办法将细节落在实处。仓促之间能够赢得人心,但时间久了人们也就不愿归附他了。他任用的人,喜欢追求新奇、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大多是些轻浮浅薄、只有小才能的人。而对于名儒郑玄,他却用对待子孙的礼节来侍奉他,还把郑玄的家乡改名为“郑公乡”。像清俊之士左承祖、刘义逊等人,他只是把他们安置在宾客的位置上,不与他们谈论政事,还说:“这些人是民众所敬仰的,不能失去他们!”
黄巾军来侵犯北海时,孔融战败,只好退守都昌。当时袁绍、曹操、公孙瓒势力首尾相连,孔融兵力薄弱、粮食匮乏,被孤立在一个角落,与他们也不往来。左承祖劝孔融应该归附强大的势力,孔融不仅不听还杀了他,刘义逊见此便离开了他。青州刺史袁谭率军攻打孔融,从春天一直打到夏天,孔融的战士打的只剩下了几百人,袁军乱箭交错射入孔融的营地,而孔融仍然靠在几案上读书,谈笑自若。夜晚城池被攻陷,他逃奔到了东山,妻子儿女却被袁谭给俘虏了。曹操和孔融有旧交情,就征召他为将作大匠。
袁谭刚到青州时,他的领地从黄河以西,不超过平原。随后,袁谭先是向北排挤田楷,又向东打败了孔融,声威与恩泽都很显着;但后来他信任一群小人,放纵自己的欲望、奢侈淫逸,声望于是渐渐衰落了。
自从中平年间以来,天下战乱流离,百姓放弃农耕。各路军队兴起,大多缺乏粮谷,军队都没有一年的储备。饥饿时就抢掠,吃饱后就丢弃剩余物资,军队瓦解流离、不战自溃的情况,多得数不清。袁绍在河北时,军队靠吃桑椹充饥;袁术在江淮地区,以蒲蠃为食,百姓多有相食的惨状,州郡一片萧条之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