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种情况,羽林监枣祗就建议实施屯田制度,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便任命枣祗为屯田都尉,骑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让他们在许县招募百姓屯田,收获的谷物有百万斛。于是各州郡相继设置田官,各地粮食的储备逐渐增多,仓库都装满了。因此曹操征伐四方时,没有运输粮草的劳顿,这才得以兼并各路群雄。国家军事的富饶,始于枣祗而终于任峻的努力。
此时的袁术非常畏惧吕布,一直担心他会成为自己的祸患,于是就为儿子向吕布求婚,吕布又答应了。袁术派将领纪灵等率步骑兵三万攻打刘备,刘备眼看自己打不过,就跑去向吕布求救。众将对吕布说:“将军一直想杀刘备,如今可借袁术之手除掉他。”吕布说:“不行。袁术若是攻破刘备,就会向北联合泰山诸将,我就会被袁术包围,所以不能不救刘备。”于是就率步骑兵一千多人急速前往救援。纪灵等人听说吕布到了,都收兵停止了进攻。
这时,吕布就把军队驻扎在沛城西南,然后派侍卫去请纪灵等人,纪灵等人也请吕布,吕布便前往赴会,与刘备一起宴饮。吕布对纪灵等人说:“玄德是我的弟弟,如今被你们围困,所以我来救他。我生性不喜欢争斗,只喜欢化解争斗。”于是就命令军候在营门立起戟,吕布弯弓搭箭,环视众人说:“诸位看我射戟上的小支,要是射中了大家就各自撤兵,没射中就留下决斗。”吕布一箭射出,正中戟支。纪灵等人都大吃一惊,说道:“将军真是天神下凡啊!”第二天又欢宴聚会,然后各自罢兵。
此时的刘备聚集的兵力达到了一万多人,吕布很是厌恶他,就亲自出兵攻打刘备。刘备战败逃走,跑去归附曹操,曹操对他的待遇也是很优厚,便任命他为豫州牧。有人对曹操说:“刘备有英雄之志,如今若是不杀了他,日后必定成为祸患。”曹操问郭嘉的意见,郭嘉说:“确实如此。但您兴起义兵,为百姓除暴,靠诚信招揽天下俊杰,还怕人才不来。如今刘备有英雄之名,因困窘来归附,您却杀害他,这样会落下一个害贤的名声。这样一来,智谋之士将心生疑虑,另择明主,您还能和谁一起平定天下呢?因为除掉一人而让天下人对你失望,这是关乎安危的决定,不可不仔细考虑啊。”曹操笑着说:“你说得对!”于是就给刘备增兵,还提供给他粮食,让他向东往沛县出发,以图谋吕布。
当初,刘备在豫州时,举荐陈郡人袁涣为茂才。袁涣被吕布扣留,吕布想让袁涣写信辱骂刘备,袁涣不同意,吕布再三强迫,他仍不答应。吕布大怒,就用兵器威胁袁涣说:“你要是写就能活,要是不写就只有死了!”袁涣听到他的威胁,依旧面不改色,笑着回应说:“我听说只有德行可以让人受辱,没听说过靠辱骂的。如果他本是君子,就不会以将军的话为耻;如果他是小人,就会用您的方式回应,那么受辱的就是您而不是他了。况且我以前侍奉刘将军,就像现在侍奉将军一样,假如有一天我离开这里,再辱骂将军,可以吗?”吕布听后,就感到很惭愧,只好作罢。
这时,张济从关中率军进入荆州地界,攻打穰城,结果被流箭射中而死。荆州的官员们都向刘表祝贺,刘表却说:“张济是因为走投无路而来,我们作为主人却未能以礼相待,以至于兵戎相见,这并非我的本意。我只接受哀悼,不接受祝贺。”于是就派人去安抚张济的部众。张济的部下听说后,都十分感动,纷纷表示愿意归附刘表。随后,张济的侄子建忠将军张绣接管了他的部队,驻扎在宛城。
当初,汉献帝离开长安时,宣威将军贾诩交还了印绶,前往华阴投靠段煨。贾诩的名声向来还不错,所以深受段煨军中将士的敬重,段煨对他也是礼遇有加。但贾诩却在暗中谋划离开的事,有人就问他:“段煨待您如此优厚,您为何还要离开?”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对我有所忌惮,虽然现在对我礼遇有加,但终究不能长久依赖,否则恐怕会被他算计。我若离开,他反而会高兴,并且希望我在外结交强援,必定会善待我的家人。而张绣缺乏谋士,也愿意接纳我,这样我的家人和自身都能保全。”于是贾诩就前往投奔了张绣,张绣对他执晚辈之礼,而段煨果然善待了他的家人。贾诩劝张绣依附刘表,张绣听从了他的建议。贾诩去见刘表,刘表以宾客之礼相待。但贾诩私下评价说:“刘表是太平时期的三公之才,但在乱世中却看不清局势,多疑而不能决断,必定难成大事!”
刘表爱护百姓、喜欢招揽天下贤士,从容自保,境内安定,关西、兖州、豫州的士人前来投奔的数以千计。刘表于是兴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并让前朝的雅乐郎、河南人杜夔制作雅乐。雅乐完成后,刘表想在厅堂上演奏。杜夔劝谏道:“如今将军并非天子,若在厅堂上演奏雅乐,恐怕有所不妥。”刘表这才作罢。
平原人祢衡,年轻时就才华横溢,但性格刚烈傲慢。孔融将他推荐给曹操,祢衡却辱骂曹操,曹操大怒,就对孔融说:“祢衡这小子,我要杀他易如反掌,只是他素有虚名,要是杀了他,天下人会认为我不能容人。”于是就将他送到刘表那里。刘表对他是礼遇有加,还把他奉为上宾。祢衡满口称赞刘表,却喜欢讥讽他身边的人。于是就有人借机挑拨说:“祢衡说将军的仁德堪比周文王,但认为您优柔寡断,最终难成大事。”这些话实际上点中了刘表的短处,但并非祢衡的原话。刘表因此而恼怒,他知道江夏太守黄祖性情暴躁,便把祢衡送给了他。黄祖起初也对祢衡很好,但后来祢衡当众侮辱黄祖,黄祖一怒之下就杀了他。看到祢衡的操作,我想起了一句话:好众辱人者殃,意思就是说喜欢当众侮辱他人,揭人短处的人,必定会为自己带来灾殃。
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让我们得以在审视历史的过程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感悟王朝的兴衰,探寻社会发展与人性本质的深层奥秘。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