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袁术不甘心看着孙策壮大,就偷偷派人给丹杨的祖郎等人送去官印,让他们煽动山越部族一起对付孙策。之前刘繇逃到豫章,太史慈跑到芜湖山里,还自称丹杨太守。当时孙策已经拿下了宣城以东,但泾县以西还有六个县没归顺,太史慈就趁机占了泾县,很多山越人都跟着他。孙策亲自带兵,先在陵阳抓住了祖郎。祖郎之前还袭击过孙策,砍中过他的马鞍,结果孙策不但没报复,还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我现在用人只看才能,你别害怕。”说完就给祖郎松绑,还封他做门下功曹。
后来孙策又去勇里攻打太史慈,把他也给抓住了。孙策上前亲自为他解开绑绳,拉着太史慈的手说:“还记得咱们在神亭相遇的事儿不?要是当时你抓住我,会咋处置我?”太史慈说不好说。孙策笑着说:“以后咱一起干大事!我知道你是个忠义有本事的人,之前只是跟错了人。我把你当知己,你就放心跟着我吧。”当下就封太史慈为门下督。回军的时候,祖郎和太史慈走在队伍前头,将士们都觉得这事儿特别威风。
正好这时刘繇在豫章去世,他手下一万多人想推举豫章太守华歆当头儿。华歆觉得这么做不合规矩,不是臣子该干的事儿,大家劝了好几个月,他死活不答应,最后把这些人都打发走了。刘繇的部下还没投靠别人,孙策就让太史慈去安抚他们。孙策跟太史慈交底说:“以前刘繇怪我帮袁术打庐江,可我爹的几千士兵都在袁术那儿,我想干大事,就只能先顺着袁术把人要回来。后来袁术不守本分,我劝他也不听,只能和他决裂。可惜没机会当面跟他说清楚这些。现在他儿子在豫章,你去看看他,顺便告诉刘繇的部下我的想法,愿意来的就带来,不愿意的也别勉强,再看看华歆是咋治理地方的。你要带多少兵,自己说了算。”太史慈听后特别感动,就说:“我之前对不起您,现在您却这么信任我,我一定以死相报。现在不打仗,带几十个人就够了。”其他人都觉得太史慈这一去肯定不回来了,孙策却坚信:“子义要是不回来,还能投靠谁?”送别的时候,孙策问太史慈啥时候回来,太史慈说不超过六十天。果然,太史慈按时回来了,还跟孙策汇报说:“华歆是个有德行的人,但没啥大本事,只能守住地盘。现在丹杨的僮芝占了庐陵,番阳的首领也搞独立,华歆根本管不了。”孙策一听,觉得有机可乘,就动了扩张地盘的心思。
袁绍和公孙瓒打了好几年,一直没分出胜负。袁绍打累了,就写信想求和,结果公孙瓒根本不搭理,还加固城墙,跟长史关靖吹牛说:“现在这些军阀,没一个能在我城下坚持一年的,袁绍能把我怎么样?”袁绍听到这话后,被彻底激怒了,直接发兵猛攻。以前公孙瓒的部将被围,他都不去救,还说救人会让大家以后不拼命。等袁绍真打过来了,公孙瓒南边的营寨守不住,他知道没人会来救自己,手下人也纷纷逃跑、投降。袁绍的军队都打到城下了,公孙瓒才派儿子公孙续去找黑山军求救,自己想带骑兵突围,联合黑山军抄袁绍后路。关靖劝他说:“现在大家之所以没全跑光,就是念着老婆孩子,还愿意跟着您。只要坚守城池,说不定袁绍就退了。要是出城的话,后方没据点,咱们马上就会完蛋。”公孙瓒只好放弃突围计划,可袁绍步步紧逼,公孙瓒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让我们得以在审视历史的过程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感悟王朝的兴衰,探寻社会发展与人性本质的深层奥秘。本篇内容主要聚焦曹操征张绣,因为睡了张绣的婶婶而导致宛城惨败;袁术僭越称帝,最终众叛亲离;吕布偷袭徐州,刘备被迫投降曹操;曹操平定吕布,收复徐州;袁绍和公孙瓒的交战,公孙瓒陷入困境。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