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十月癸未朔日,出现了日食。
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了,就跟孙权说:“荆州跟咱们挨着,地理位置好,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而且地盘大、物产丰富,百姓也富足。要是能拿下这块地方,咱以后成就帝王大业就有基础了。现在刘表刚死,他两个儿子关系又不好,军队里的将领也分成好几派。刘备是个英雄,和曹操有仇,暂时在刘表这儿落脚,但刘表一直防着他,并没有重用他。要是刘备能和刘表的儿子们齐心,咱们就拉拢他们当盟友;要是他们闹矛盾,咱们就得另想办法了,抓住机会干大事。我申请去荆州,名义上是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顺便接触下军队里掌权的人,再劝劝刘备,让他把刘表的旧部团结起来,一起对抗曹操。刘备肯定愿意这么做,要是成了,天下局势就稳了。现在不赶紧去,曹操说不定就抢先一步了。”孙权一听,马上派鲁肃出发。
鲁肃赶到夏口时,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进军了,于是便星夜兼程的赶路。等他到南郡的时候,刘琮已经投降了曹操,刘备正往南逃呢。鲁肃赶忙迎上去,在当阳长坂见到了刘备。他先传达了孙权的问候,又分析了当下的天下形势,表达了合作的诚意,然后问刘备:“刘豫州,接下来您打算去哪儿?”刘备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是老相识,准备去投奔他。”鲁肃劝道:“孙将军这人聪明仁厚,特别尊重有才能的人,江东的豪杰都愿意跟着他。现在他已经占据六个郡,兵多粮足,完全有实力干一番大事业。依我看,您不如派个可靠的人去和江东结盟,一起干一番大事。吴巨就是个普通人,守着偏远的小地方,早晚会被别人吞并,根本靠不住啊!”刘备听了觉得挺有道理。鲁肃还跟诸葛亮套近乎,说:“我和子瑜是好朋友。”就这样,鲁肃和诸葛亮也成了朋友。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之前为了躲避战乱跑到江东,在孙权手下当长史。后来刘备听了鲁肃的建议,把军队驻扎在了鄂县的樊口。
曹操占领江陵后,就打算顺着长江向东进发。诸葛亮跟刘备说:“现在情况紧急,得赶紧找孙权帮忙!”于是他就和鲁肃一起去见孙权。在柴桑见到孙权后,诸葛亮说:“现在天下大乱,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豫州在汉水以南招兵买马,大家都想和曹操争夺天下。如今曹操平定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现在又拿下荆州,恩威震动上四海。刘豫州现在没地方施展才能,只能退到这里,所以希望将军您好好考虑一下。要是您觉得能带着江东的人马对抗曹操,就早点和他决裂;要是觉得打不过,干脆就投降算了。可现在您表面上好像服从曹操,心里又犹豫不决,事情都这么紧急了还不做决定,大祸马上就要来了!”
孙权反问道:“要是真像你说的那样,那刘豫州干嘛不直接投降曹操?”诸葛亮回答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普通壮士,都能为了气节而不投降;更何况刘豫州还是皇室后代呢,他才能出众,大家都十分敬仰他,这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就算最后事业没成功,那也是天意,他怎么可能向曹操低头呢!”孙权一听就激动了起来,说道:“我绝不能拿江东这么大的地盘和十万大军,去受别人的摆布!我决定了,除了刘豫州,没人能和我一起对抗曹操!但刘豫州刚打了败仗,真能顶得住曹操吗?”
诸葛亮接着说:“刘豫州虽然在长坂坡吃了败仗,但现在收拢的士兵加上关羽的水军,还有一万多精锐;刘琦在江夏的军队也有上万人。曹操的军队从大老远赶来,早就疲惫不堪了。听说他们追击刘豫州的时候,骑兵一天一夜跑了三百多里,这就像射出的箭飞到最后,连薄绸子都穿不透一样,根本没什么战斗力了。而且北方人不擅长打水仗,荆州百姓投降曹操也是被逼的,心里并不服。只要将军您派几员猛将,带着几万大军,和刘豫州一起联手,肯定能打败曹操。曹操一败就得退回北方,到时候荆州和江东的势力变强,三足鼎立的局面就形成了。能不能抓住机会,就看今天的决定了!”孙权听了特别高兴,马上就召集大臣们商量合作抗曹的事儿。
这时候,曹操给孙权写了封信,信里口气特别嚣张:“我奉皇上的命令来收拾那些不听话的人,如今大军南下,刘琮直接就投降了。现在我手里有八十万水军,打算和将军你在东吴痛痛快快打一仗。”孙权把这封信拿给大臣们看,大家看完都吓得脸色大变。
长史张昭这些人说:“曹操就是个大反派,他挟持着皇上到处攻打别人,干啥都打着朝廷的旗号,咱们要是反抗他,从道理上就说不过去。再说了,咱们能挡住曹操,靠的就是长江天险。现在曹操拿下了荆州,刘表留下的几千艘战船也归他了,他带着水军顺江而下,再加上步兵,水陆大军一起进攻,长江天险就危险了,咱们和他的实力差距太大,不如直接投降算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